山海经到底是怪力乱神还是失落的天书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210402/8810074.html

谈及《山海经》,大部分人的 印象就是:各种匪夷所思的奇兽异草、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古代人的臆想、现代网络小说作者笔下的仙兽怪兽。因此这本先秦古籍常常被世人所抨击,自古跟风的人也很多,自然没有人愿意去了解这本书,久而久之这本奇书几近失传。

现能看到的最早《山海经》版本,是晋代学者郭璞的《山海经传》,它包括《山经》5篇和《海经》13篇,可惜的是郭本原图早已佚失,而且明、清以前更早的《山海经》版本所附的古图也已经失传,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有附图的《山海经》版本大多也是选用明清学者《山海经》版本的附图。

对于《山海经》最广为人知的不是复杂的山川地形,也不是匪夷所思的神秘国度,而是将近多种令人目瞪口呆、奇形怪状的异兽。没有人相信它们是真实存在的生命体,认为这是古人丰富的想象力与贫乏的认知碰撞之下的产物。实际上,许多描述得很魔幻主义荒诞不经的异兽,已经找到原型。简单举例说明一下。

:“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山海经·山经·南山经》)它人面鱼身,叫声如鸳鸯。据说吃了它的肉可以不得疥疮。看各种版本附图可能无法想象这是什么动物,实际上这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海洋中 的素食者--儒艮。它也是“人鱼”的原型。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形状像猿猴却有白色的耳朵,既能匍匐又能如人一般直立行走。这个不难猜,就是猩猩。另外提及吃了此动物的肉可以使人行走得飞快,这个倒是不可信。

:“其中多玄鱼,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通体暗红色。形状很像龟,却有着鸟一样的头部,和蛇一样的尾巴。网上很多人说是鳄龟,实际上应该是中国的国龟--鹰嘴龟。

:“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西山经》)这“文鳐鱼”应该就是“飞鱼”,飞鱼长相奇特,胸鳍特别发达,很像鸟类的翅膀。它能够跃出水面十几米,能在空中停留40多秒,飞行的最远距离可达多米。

:“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鴸就是猫头鹰的古称。对动物不了解就可能造成理解误区,纯粹按照文字描述绘图,画出来的东西自然千奇百怪。其实还有很多动物都能找到原型,也有很多或许在历史的长河中灭绝了,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从目前地理分布来看,其中有很多动物是生活在其它大陆的,有人就说以当时的生产力技术水平,古人怎么可能漂洋过海,人类的认知总是建立在现有基础之上的,现在很多文明遗迹都没有合理的解释。不在那个时代谁也不能随便臆断,谁也不能否认我们的祖先因为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用自己的智慧踏上征途,到达遥远的地方。《山海经》中所讲的海外大荒、遥远国度中的怪人、怪物、奇风异俗,也许在古代是确实存在的,只是我们基于古人描述方式的差异造成了我们的错误解读。

我们抛开那些很多还找不到原型的动物不谈,《山海经》记载了 0个邦国,座山,条水道,多位历史人物,涉及到历史、地理、文学、医学、宗教、民俗、绘画艺术、神话传说、奇取佚事、杂论等多方面的宝贵知识。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书里面有我们很熟悉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大荒北经》中黄帝战蚩尤的记载,虽然神话色彩很浓,其实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基础。

有人说《山海经》是中国的 部地理志,因为它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山和水。山体现了其走势,水注明了源头和走向,这在古代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工作量,具有很大的难度。无法想象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走遍这些名山大川的。

《山海经》不是一本怪力乱神的书,它实际上是一本失落的“天书”,我们应该避免那些以偏概全的定性思维,全方位去开发先民留下的这座富矿。追索其来龙去脉,比较其古今异同,揭示其遗风遗韵,阐发其文化底蕴,从而进一步理解《山海经》博大精深的意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usx.com/fyzq/12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