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儿园时,他的老师总是抱怨他从没有安静的时候,他总是傻笑,为了引起他人注意捉弄其他小朋友。
上小学时,他还是做一些被他的老师称之为“幼稚”的举动,他对感兴趣的课程学得非常好,跟阅读有关的课程却只能拿“B”、“C”和少量“D”的分数。
当他成为五年级的学生时,在每年一次的身体检查中,他的母亲被医生告知他是一名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儿童多动症”)患者。
不过,这位母亲并没有放弃,坚持规范治疗换来了儿子的健康成长。
多年之后,这位伟大的母亲坐在看台上,聆听着全世界为儿子欢呼的声音,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没错,他的儿子就是“飞鱼”迈克尔·菲尔普斯,年北京奥运会“八金神话”的 。
菲尔普斯并不讳言这一点。从一个曾经的多动症患儿到今天世人瞩目的泳坛神童,菲尔普斯的成功离不开其母亲的努力与坚持,也强有力地证明了儿童多动症可以治疗,并且治疗效果良好。
专家表示,由于家人和社会对疾病缺乏认知,患儿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却遭到了种种责难;没有得到规范的治疗,却得到了一个不公平的成长环境。
确实,最可怕的不是儿童多动症本身,而是社会公众对它的无知、误解和漠视。这些不可取的态度,会直接贻误孩子的 治疗时期,给这些本就身心疲惫的孩子带来终生遗憾。
或成为终身疾病
医院王玉珍专家介绍,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神经和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患儿往往主要表现为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
根据国内的流行病学调研,我国学龄儿童多动症患病率是4.31%—5.83%,这意味着中国有近万儿童患有多动症。其中约50%—60%患儿的症状会持续到成人甚至终身。
有数据表明,如果儿童多动症没有得到及时规范的诊治,到成年期75%的患者至少共患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滥用、人格障碍等精神障碍中的一种,33%的患者有两种以上共患病。
“多动症在我们学界是近几年变化 的一种病,它在诊断、分类上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多动症即将变为终身性的疾病,不再强调儿童。”王玉珍专家表示,多动症是影响一生的病。ADHD多发生在儿童时期,一般在3岁左右就有症状,但一般于学龄时进行诊断,但要求6岁之前就有明显症状。它的影响甚大。在精神疾病中,患病率在1%就已经非常高了,但它的患病率却在4.31%—5.83%,如果按照美国的诊断标准,其患病率更是高达7%。”
儿童多动症不但是一种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巨大困扰的疾病,而且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国外一项针对青少年犯的调查显示,他们中74%的人都曾有儿童多动症病史。国内类似调查也显示,少管所中有超过30%的少年犯曾有多动症病史。王玉珍专家:“单纯的儿童多动症患者只占三分之一,大部分都伴有很多其他精神疾病,这样给诊断治疗也带来较大的麻烦和困难,当然,还有人格方面的缺陷,这些会导致他们在适应交往上的困难,也是犯罪、行为问题很大的根源。
另外,医院王玉珍专家呼吁,提高公众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推广儿童多动症全面解决方案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医生、患儿、家长、教师、社会力量一个都不能少。
儿童其他神经精神疾病中共患多动症的比例同样很高,例如癫痫儿童共患多动症者高达20%—40%,哮喘疾病中也有很多孩子伴随有多动的现象。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是“坏孩子”,而是需要治疗的“病孩子”。
小编提醒您,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可以治疗并且治疗效果良好的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够改变孩子的一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