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在传统保险正面临着互联网保险公司的降维打击,人保金服的创新路径是:谋定而后动、合纵连横。
在AC汽车主办的“汽车新势力与服务业投资峰会”上,人保金服副总裁王俊在“拥抱科技浪潮,携手产业伙伴,共同打造汽车新生态”主题演讲中表示:人保不做资源控制者,而是致力于联合上下游一起把这个市场做大。
演讲精华
我最近读过一个投资人写的文章,他说保险行业相对4S经销商集团是乙方,车险为4S集团打工。文中还提到一些数据,以车险为例,有50%来自4S集团,35%社会中介,15%来自保险公司自营店网销,数据分析虽然很有道理。但在售后,中小型综合修理厂更多依赖保险理赔送修资源,按照甲乙方逻辑,保险公司就是甲方,综合修理厂就是乙方。
其实谁是甲方、谁是乙方并不重要,我们整个汽车的生产、销售、出行、保险行业联手提高车主的品质,才是重点。
我们认为科技将从产业结构、商业模式等多方面推动我国汽车后市场深度变革,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价格透明化:随着ToC端零配件电商普及以及ToB端供应链体系的逐步完善,汽车养护价格更加透明化。
服务便利化:用车及出行成为日常需求,用户对于服务的便利化要求越来越高,市场主体通过科技手段,应用LBS等手段为用户创造更好体验。
交易去中介化:科技在供应链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将大大减少原有的汽车后市场中间销售层级。
车险服务化:保险公司不再仅仅通过现金赔付方式而是提供汽车相关服务作为赔付,原有的车险产品同质化现象将明显改观。
而汽车保险作为其中一个环节也将被赋能和激活,我们认为科技赋能并推动保险全链条智能化、数字化,呈现四个趋势:金融脱媒、全链条数字化运营、交互界面优化、智能化程度加深。
互联网及跨界竞争者的“降维打击”
保险行业有个共识,未来保险行业的竞争一定不是来自同业而是来自跨界竞争者的降维打击。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巨头利用自身强大的C端的获客能力和数据的处理能力,开始跨界向金融领域布局。
我们可以看到新一轮持牌潮出现:不管是BAT还有京东、苏宁通过自己设立保险公司、联合保险、持有保险中介牌照,快速在保险领域布局。
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价值判断、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不同于传统保险公司,对于他们而言,对互联网企业而言,保费收入、现金流、利润报表不再是衡量企业价值的 标准。他们利用客户数量、数据、流量优势,通过保险服务打通产业链、生态圈的能力以及数据挖掘。他们技术输出的能力变成了衡量公司商业价值和市场估值的新的重要手段,这与传统保险公司对利润的诉求以及价值评判、估值逻辑有着根本的不同。
应对降维攻击,我们的创新路径:谋定而后动、合纵连横
保险行业应对互联网等跨界竞争者可能的“降维打击”,不能依赖牌照保护或在原有能力维度上简单优化,而是要努力发展超越保险传统能力维度的创新,通过与科技企业和保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层次合作,融合新能力,实现内在基因的升维和良性突变,努力打造基于新科技、新场景、新运营逻辑的保险“新物种”,与互联网及其他跨界竞争者站在同一起跑线甚至更高的起点上。
面对可能的降维打击,保险和汽车行业都需要修炼自己。修炼的方法不是把自己搞成互联网企业,而应是基于自身对原有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固有能力,与互联网企业的降维攻击能力(数据处理、流量获取、服务C端客户)融合,与产业链上下游融合,通过基因升级,实现能力升维。
根据奥纬咨询数据显示,年中国保费总收入达到4.5万亿人民币,而保险科技保费合计可突破1.1万亿人民币,其中网上车险将达到亿元,基于技术升级的产品(如可穿戴设备、车联网)达到亿,生态系统导向的产品创新(如退货运费险、航班延误险)将达到多亿。技术运维的改变,进一步推动综合成本降低,降幅达16~22个百分点。
会后采访
AC汽车:作为保险公司,你认为今天的汽后行业存在哪些痛点,未来将如何发展?
王俊:目前后市场存在的市场痛点有四个:主机厂和4S店仍相对强势;行业极度分散缺乏信任度和品牌效应、标准规范缺乏;服务参差不齐、配件渠道、价格不透明;消费习惯落后等。
未来发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趋势: ,后市场将会由主要支付方——保险公司撬动;第二,服务将会通过金融保险工具产品化;第三,车主将更加破译白癜风绝密档案白癜风如今 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