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食地感受客家,逛吃梅州

国庆,你说去哪儿好呢

我总能找到人少的地方,低廉的物价

避开人流,看不到人从众

还能感受自由的畅快

旅行的意义在于感受

享受那些有意思的美食

接触那些有意思的人

一切不经意间,却命中注定

每次旅行,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习惯了,适应了,就渐渐,舍不得了

因为你知道,你需要的是什么

你在哪里能找到你要的

有时候,就是这样

当你刻意去找的时候,不一定能发现

而不知不觉中,它就在那儿等着你

分成三部分

一攻略

二图片

三感受

(想看到底怎么个好吃法的,务必拉到后面)

大家各取所需

不过,我的旅程,你们知道

吃,是 的乐趣

梅州在哪儿?

梅州,广东省省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东部与福建省龙岩市和漳州市接壤,南部与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河源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赣州市相连。

这里是世界客都、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 旅游城市、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中国客家菜之乡、国际慢城、世界长寿乡和广东省 的原中央苏区地级市,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绚丽多姿的文化。

客家是个少数民族吗?

客家人,又称客家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汉族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我国东南部沿海和台湾省的客家人是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民族融合后,由北方逐渐南迁形成的组群,主要分布在闽西的宁化、长汀、武平、永定、连城、明溪、清流以及闽南的平和、南靖和台湾等地。客家在家族制度,婚丧喜庆,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以中原汉人风俗为基础,吸收融合多处迁移地和闽西土著的习惯,形成独特的风俗习惯。

交通

飞的话,有两种方式

上海——揭阳,再转大巴到梅州

这个便宜些,因为上海到潮汕机票会有比较低的折扣

大巴到梅州也只要70,就是可能时间衔接上有点长

机场大巴一天有4班去梅州

网上是说10:30,13:30,16:00,18:30

实际我1:30下了飞机,等的是15:30的

2个小时到达江南客运站

趁着等车的过程,我把要吃的都收藏了

出行前可以一网打尽,百度地图比点评靠谱

回来选了梅县直达上海的飞机

不过不是每天都有,只有2、4、6

每天一班10:00-12:05

上海飞梅县也是2、4、6

每天一班13:15-15:25

应该都是全价,不过梅县机场值得来体验一下

能近距离看到飞机,瞬间有了冲上云霄现实版的feel

住宿

因为当地没有汉庭,所以我住的如家

离江南客运站不远,离梅县机场也不远

和以前住的汉庭比,能感觉到不同

或许是本身当地消费水平的关系

房间很简单,电视机都是很难见到的康佳

就像八十年代的家

不过有翡翠台看,满足我TVB情结

(当地人,我猜粤语、普通话、客家话应该都会)

建议住宿可以选择七天,那里离老城区更近

可以出门就开启吃吃吃模式

而我都是走走走模式

有了消耗,再吃也是不错

游走

这里的交通基本还是以公交为主

当地人都是自行车或摩托,出租的话7元起步

公交站还挺隐蔽的,符合这里古旧的风格

就像贴的海报似的,一张破破的站牌说明

要想上车,你要招手,要不然,人家会停

要想下车,你可以客家话和司机说

或者就是使用公交上的工具——下车铃

那天我还郁闷呢

维萨我都站后门了,到站还不让我下去

到了终点站,多走了些冤枉路

不过这样也挺好,公交的效率很高

本来路上就不堵,十几站,半个小时就到了

这里好玩儿还有公交卡,老年卡我们知道

这里还有中学生卡、小学生卡

中学生是1.5,小学生是1块

如果你不想买公交卡,多备点零钱就好

2块钱的无人售票,都是空调车

因为人少,每次都有坐

这里也没看到自行车的租借点

不过听说就快有了,以后去的可以留意下

天气

这里的天气时晴时雨

那天早上吃了肠粉,吃完下雨

走去吃烧卖,吃完雨停了

还遇到一场大暴雨

然后第二天我的鞋子因为没干透,发霉了。。。

我是国庆去的

一身短打的节奏,气温保持在30左右

不过这里的绿化很不错

街边大棵的榕树像伞一样罩着,很阴凉

景点

远的没去,想着下次,比如大埔

市内的人造的,兴趣不大

所以,景点,总共我就去了俩

一个是客家博物馆,包括东山书院什么的

能让你对客家的文化有较为简单而深刻的了解

还有个就是千佛塔

中间部分还在装修中,有种没开的错觉

我就是沿着工地走上去的

然后去看塔,5元的门票

千佛塔的边上就有个球场

说不定你还能蹭上一场呢

要知道这里可是足球之乡,一代球王李惠堂

路边都能看到架势不错的娃娃踢球玩耍

中山街、油罗街和马石下一带,属于老城区,不仅有历史悠久的骑楼可以观赏,还有许多旧时的店铺和作坊,各种客家小吃齐全又不贵

晚上的梅江夜景也不赖

感觉这几天,我走了好多座桥

可以去看看特色街灯,具体什么样,看了就知道

美食

为求金榜题名,客家人把一种包含瘦肉、猪肝和猪粉肠

再配以青菜煮成的汤命名为“三及第”

通常肉要选猪肩肉,因其口感格外嫩滑、不肥不瘦,客家人称之为“靓肉”

粉肠要用竹肠,因其较为爽口,猪肝则要选粉肝

在客语中猪与朱,肉与育,肝与官,肠与昌构成谐音字

朱就是红,育就是哺育教育,表示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官就是官运亨通

加上枸杞叶的绿,表示科举高中的子弟定会平步青云

肠则既是昌盛也是长久的意思

预示着读书——考试——当官,一帆风顺、长长久久

枸杞叶清肝明目,清肝就是清官,清清爽爽、两袖清风

多了猪心和猪腰,美其名曰五及第

再多个猪生肠,就叫六及第,再往上就成了全猪汤

店名:达兴全猪汤

地点:江南三横街新中路中段

推荐菜:腌面、全猪汤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全天

人均:全猪汤+腌面¥15

店名:洪屋雪花

地点:凌风西路63号附近

推荐菜:红豆雪花、杂果雪花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下午到晚上

人均:薏米红豆雪花¥8

杂果雪花¥8

店名:客家肠粉

地点:梅新路狮子巷口,医院

推荐菜:肠粉加蛋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早上

人均:肠粉加蛋¥5

店名:勤燕烧卖

地点:月影塘路勤力苑

推荐菜:烧卖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早上到中午

人均:烧卖¥2/4个

猪腰汤¥8

鱼头煮粉

草鱼头汤粉

数两米粉、半侧鱼头、一条鱼尾、两块鱼肉、三粒鱼丸

再佐以几片白萝卜、若干姜丝儿和芹菜

还可以加料,鱼肠、鱼泡等

店名:鱼家乐

地点:月影塘路(勤燕烧卖和豆腐先生中间)

推荐菜:鱼头煮粉、自制藕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全天

人均:鱼头煮粉¥15

牛杂

红色是因为加入了红曲

包括牛皮、牛肚、牛肠、牛心、牛肝、牛血皮、牛脚筋、牛板筋

店名:金山牛杂

地点:江北关并头5号金山小学附近

推荐菜:牛血皮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全天

人均:牛杂¥20

维他奶¥3

店名:正宗辉记 煲仔饭

地点:仲元东路5-1附近

推荐菜:炖品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中午到晚上

人均:煲仔饭¥12

炖汤¥8

鱼焖饭

鲜活生猛的鲩鱼、农家香米、花生油、*土生姜和香葱

通常煲饭都是用清水,鱼焖饭则不然

以新鲜的鲩鱼血,用金不换、姜丝、香葱、猪油等调制成的酱料来去除腥味

店名:鱼趣阁

地点:嘉应西路11-6

推荐菜:鱼焖饭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中午到晚上

人均:套餐配不同的汤¥19

捆粄

卷粄

通过捆、卷的方式做成

怀念中原美食春卷而利用稻米模仿

包括炒熟的肉丁(猪肉)和素菜

素菜的种类丰富,有豆干、豆角、马铃薯、玉米、胡萝卜、韭菜、香芋

堂食与打包的捆粄有一点区别

堂食的话店家会往粄身上浇一种用蒜头油、生抽、鱼露等调制而成的汁料

店名:阿罗捆粄

地点:中山路

推荐菜:捆粄(笋、咸菜)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晚上

人均:¥5/两捆,选两个馅儿

店名:无名甜品

地点:中山路

推荐菜:绿豆汤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晚上

人均:绿豆汤¥4

盐焗鸡

味道鲜美且皮薄肉多,干香而不油腻

宰,腌好鸡后,将食盐均匀地抹在鸡身上

然后把一整只鸡用纸包住

包鸡的纸较讲究

上面一层要用轻薄透气的纱纸

下面几层则用客家地区流行的草纸

用不同种类的纸多层包住的目的是防止鸡身的水分流失和盐的过分渗透

店名:三妹老屋专业焗盐鸡

地点:梅正路4号

推荐菜:鸡杂鸡汤粉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中午到晚上

人均:一只鸡+啤酒+鸡杂鸡汤粉¥80

店名:无名仙人粄

地点:中山路

推荐菜:仙人粄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白天

酿就是表里合一

即把馅料填充至皮的挖空部分后进行烹饪, 出锅、上盘

需要注意的是,酿是开放的

就是说,皮不能把馅料全部吞掉,否则是包而不是酿

店名:豆腐先生

地点:广梅三路53之3-4号

推荐菜:炒粉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晚上

人均:炒粉¥10

豆腐煲小份¥10

腌面

将食物焯熟后,直接用油、酱料拌匀即为腌

腌面由红味面演变而来,甜而不腻、口齿留香

腌面的酱料由猪油、生抽、鱼露等调制而成

调好后先放进碗中,然后把面放进篓子里用沸水焯熟

沥干水分后倒入碗中趁热拌匀即为腌面

面腌好后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撒点葱花、炸过的蒜蓉或猪油渣等配料

通常只有湿面,即生面,才适合做客家腌面

须趁热吃,一旦冷却,猪油便会凝固,面条就要打结,其口感会减色不少

店名:无名腌粉面

地点:梅江二路靠近江南路

推荐菜:腌粉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早上

人均:腌粉+三及第汤¥7

店名:传统手工糍粑

地点:仲元东路

推荐菜:糍粑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白天(中午吃饭不在)

人均:¥10

备注:记得趁新鲜吃了,要不然糖容易化了

店名:彭记烧鹅

地点:油罗街靠近中山路

推荐菜:烧鹅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白天

人均:烧鹅腿部位¥22

粄的种类繁多

有咸甜干湿、可蒸煮煎炸

命名方式亦各不相同

有的根据味道命名,如甜粄

有的根据形状命名,如老鼠粄

有的根据馅料命名,如萝卜粄

有的根据做法命名,如捆粄

有的根据颜色命名,如*粄

还有根据故事命名,如忆子粄

从外形看,有的像潮汕的粿,有的像广府的糕

有的像北方的饼和包子

抽丝的米制品如米粉干不能叫粄

米屑制成的各种糕饼,也不能叫粄

粄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既可以是主食,也可以是是副食甚至零食

店名:不记得名字了

地点:仲元东路

推荐菜:*糖粄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白天

人均:¥1/1个

店名:刘荣贵肉圆

地点:仲元东路

推荐菜:牛筋丸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白天

人均:一碗¥10

梅菜,就是加工过的东芥菜

经过三蒸三晒的过程

现将芥菜用盐腌,使其水份腌出

然后拿出蒸,蒸好沥干后拿去晾晒

然后再反复蒸、晒

客家人做出的梅菜,不寒、不热、不湿、不燥

正气菜之美称

性味温和,食后不会有燥热、湿寒等不适反应

苦笋一般有三种烹饪方法:焖煲、炒、拌

风味均以咸鲜清淡为主

其中就以苦笋煲最为人熟悉

苦笋煲最重要的一道原料是咸菜

是梅县石扇镇或平远县的农家咸菜

否则煲出的汤总感觉缺少一种催生人味觉的酵素

店名:万秋楼

地点:梅县新城办事处扶外村98号

推荐菜:梅菜扣肉、苦笋煲

推荐指数:????????

营业时间:中午到晚上

人均:梅菜扣肉¥48

苦笋煲¥36

PS:有两家店吃了闭门羹

一家是德记小吃,吃鱼杂汤的

一家是侯记炒粉

不知道以后会搬哪儿,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特产

客家牛肉干

步解衣,去掉牛肉的脂肪、筋膜后细切成片(每片厚度2-3毫米)

第二步腌卤,牛肉放入染缸(五香粉、米酒、鱼露、白糖等)中腌卤数小时

第三步烘干,牛肉放到铁炉网上用文火烘烤两小时左右

第四步烤焙,牛肉放入烤箱中烘烤成牛肉干

第五步封装

炸品

南瓜、芋头等制成

脆而不腻

你也别说,梅州也有现代化的一面

比如万达广场,比如易初莲花等等

该有的,也都有

腌粉面,三及第汤、全猪汤

肉的处理,相比泉州的风格

同样是木薯粉的运用,这里则简单了很多

泉州是混合在里面

吃口就像肉有一层胶质的外衣

而这里只是简单的包裹,增加滑滑的口感

肉质的控制要靠经验,所以每家吃口都不一样

好坏就在一线间

嫩一点、老一点,看个人爱好了

取决于你想吃出肉的质感ornot

腌面、腌粉,是早餐或者夜宵的标配

香喷喷热腾腾的一碗上来,食欲立马就有了

别看简单,味道真的让你回味

猪油的香润,化腐朽为神奇

一点点炸蒜茸,一把葱花,黑胡椒颗粒

面的阳刚,粉的阴柔

总有一款能俘获你的心

我偏爱粉那种带着弹性

就像和你稍作反抗似的

汤也有讲究,配的草药不同,味道也大相径庭

说是草药,因为它有着药效

天默认是香菜,原来还是能指定的

比如枸杞叶,比如红贝,甚至番茄

别看小小的汤,每天换花样,感受不一样

味型有点胡椒猪肚汤的意思,白胡椒的比例比较重

烧卖

一开始并不报太大希望

以为就和上次泉州的小笼包似的

简简单单先点一份尝尝

2块钱4个,配了碗猪腰汤,正好10块

大姐麻利的收拾,人来人往

烧卖的翻台率嗖嗖的

留下就是大姐大碗小碗一碟碟的收拾

伴着老板的大嗓门

嗯,还好他们开在菜场

看着老板还连这个麦

感觉在这里工作个几年,听力都会那个撒。。。

先上来的猪腰汤,很赞

猪腰微微的腥,不腥不可能,是吧

薄片,嫩度ok,带着脆度

配合当地的咸菜,酸酸的鲜鲜的

蛮特别的是吃到

我看到了类似花还是红曲的东西

烧卖个不大,但是皮子好

薄但有韧劲

满满的都是香菇、笋和肉

酱油和麻油的加持,让鲜味提升

好像里面还有鱼打成的粉增加风味

我想说,这里我还去了第二次

专门打包了一回

老板思路清晰,手脚麻利

隔壁的烧卖

我也去比较了一下

亮点是笋的处理

不过皮子实在是受不了

雪花冰

怀旧的环境,怀旧的食物

甚至身边的人都带着股沧桑感

一个儿时的透明小碗儿

印花得有些斑驳的勺子

一碗堆叠得满满的刨冰

花样也算是丰富

水果、红豆、花生、薏米,自行组合

也能吃出不一样的风味

用不用心,在 口就能感受到

成形的红豆,入口酥烂

不腻,带着豆子本身的香味

薏米韧韧的

舀下一勺,和着冰

带些不规则的颗粒感,慢慢融化在舌尖

能回味出牛奶的香甜

水果的则不同,清爽带着微酸

亮点是滴在里面的橙味糖浆

这里没有什么巧克力或者冰激凌

就是简简单单的冰而已,简单却直击人心

就是我要找的平实的味道,让人静下来的感觉

不腻味,沁人心脾的爽

焗盐鸡

盐焗的效果,让周身的水分锁住

外层干爽

感受到的,类似吃烤鸡时的撕扯感

一下手,汁水溢出

然后吃口还是鲜嫩爽口的

应该是本地土鸡的关系

我想说就连鸡胸也不柴

这就是 的证明

鸡皮韧,几乎没有脂肪,鸡翅干香

按照流程,吃完鸡

会给你来一碗鸡汤粉

别小瞧它,精华都在里面

不仅有浓香的鸡汤,还有各种鸡杂

是里面的鸡血,嫩得不要不要的

滑滑的,爽

本来还留了个鸡腿过粉

结果发现,鸡杂的风味下粉,足够了

我就想说

下次,单独给我碗鸡杂鸡汤粉就好

价廉物美是吧

鱼头煮粉

这里鱼的消耗很大

所以哪家只要专业做鱼,你都可以尝试

就像这里老板说的:不好吃,就会砸招牌

新鲜的鱼 是美味的来源

煎香的骨头熬汤,鱼肉片下做丸子

鱼头部分,带着点肉

过过粉,啃啃,正好

那个嫩哦,真的是上海吃不到的

鱼身并不大,保证了它肉质的细腻

作为鲩鱼,刺不多,也是我欣慰的

就像带着点弹性的豆腐

回味是鲜的,就这么简单

我想说,或许是因为我远道而来

他们热情地请我吃了家里养的藕自制的零食

脆口,芝麻包裹,一点点糖提味,香

牛杂

记得跟着导航走,可别看到门口 家就坐下

有种广州找陈添记鱼皮的感觉

这里的牛杂,和印象中不同,很特别的体验

脑海里的牛杂是充满了咖喱味

这里完全不一样

牛本身的气息,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层次

口感辨识度胜过潮汕牛肉的不同部位

牛血的糯,牛筋的韧

牛皮的脆,牛舌的鲜

牛心的弹,牛肝的香

感觉配个海鲜酱,会是不一样的风格

这里喜欢酸甜的风味,带一点辣

吃的应该是血,有肝的软糯度却更细腻软滑

彭记烧鹅

一直想找,却一直没找到

中山路上来回走了n次

直至偶然的一天

咦,那么多人排队,干嘛的?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抬头一看,竟然是它

有序的排队,熟练的切配

一个腿,斩成件,一个小簸箕一装

烧汁一淋,热乎乎地递给你

这时候就想来上一口

有意思的是

我用最传统的粄去搭配它

发现

带着点*糖香味的*糖粄最合

甜味中和掉些咸度

两者也都带着点嚼劲,牙感很舒服

发粄,血血红,像甜的发糕

外层一点点的油,应该是为了脱模用的

*糖粄,带着黑糖的香味,口感类似馒头

偏甜,却甜的不腻口,有特别的质感和香味

薄薄的那个,一开始以为是艾草的

实际像是紫米糕的压实版

血糯米的粉粉质感,不那么甜

吃到 会有种涩涩的让舌头刹车的颗粒感

炸芋圆,豆沙麻球feel

芝麻和豆沙的味道让吃口没有芋头的感觉

更多的是韧性、厚度和弹性

吃到太阳穴鼓起

捆粄,米皮包裹,有种轻食版的年糕团的意思

选了笋和咸菜的极鲜组合

看着老板夫妇亲手包裹,食欲也为之一振

热乎乎的,回口是鲜甜和米香

路边的仙草粄,上海是台湾做法,潮州放白糖

这里则冰冰凉凉,用传统的方法,把冷却的仙人粄上盘,水洗,切碎,滴上香蕉露

一块块不规则,从喉间进入,透出薄荷的清凉

五羊牌

到当地

我会试啤酒,试乳制品,试冷饮

这个虽然不是当地产的

但是也是值得一试

香草和香芋的,有种儿时香芋杯的感觉

飞鱼脆皮则是紫雪糕的变形,薄而脆的外壳

蛋筒的口味是香蕉的,冰激凌很密实

最赞的还是一口口的蛋筒脆皮

万秋楼

公交十几站,就为感受传统

感受围龙屋里就餐的氛围

客家三宝之一的梅菜扣肉

总觉得在这里,会更有仪式感

和小店比,当然少了份亲民

真的是猪好,不腻,鲜香

没有记忆中的甜味,只有梅菜微微的酸

切得很小,半指宽,不塞牙,入味

搭配了苦笋煲,和扣肉成为神组合

从呈现就能看出它的清苦

入口微微的苦,越到根部越苦

里面的筒骨成了配角,提供鲜度

而笋,口感就像是没有咸味的扁尖

刘荣贵肉圆

很神奇的缘分

晚上休息的时候,看到了梅州电视台的节目

介绍老街,介绍老店

对吃的敏感,让我记住了他们家

误打误撞,就在买糍粑的对面

小得不能再小的店面,却是几十年的

它的特色是和潮汕牛肉丸完全不一样的风格

没有油腻,只有清甜爽口

它的细腻,你从肉丸和筋丸就能分出来

肉丸纯肉,细诘,弹牙,没有一丝的经络

筋丸纯筋,看似粗糙的表面,入口却是丰富的口感

就像老板娘说的,你吃了不会腻

他们执着地延承父亲的手艺,不砸他的招牌

一步步程序按部就班,即使累得 要活

他们并不懂营销,只是做好自己

为这份用心而感动

希望更多的人能欣赏

让更多人尝到这份特别的味道

让这个 得以坚持下去

后面的福利,与它有关

客家肠粉

看似平平无奇,却是客家人记忆中的味道

皮略厚实,口感不塌,鸡蛋和肉末的鲜滑

简单的酱油调味,提出食材的甜美来

提亮的是葱花和蒜末,汁没有潮州的稠

吃口分外清爽

陌生的地方

一个人,拿着相机,对着吃的拍了又拍

自然而然就会和陌生人挑起话题

互相都有对彼此的好奇,何况我们都热情

不记得 句是什么,只记得围绕着吃和拍

大家对感兴趣的话题总能一句接着一句

知道了他在海南工作

知道了这家肠粉是他儿时的味道

,彼此加了







































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
早期白癜风能治愈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usx.com/fyxx/1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