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舰空导弹的专职是打飞机的,但是,特殊情况下,专职干腻了,兼职打打*舰之类的水面目标,也无并不可,效果也不赖。美国的“标准”舰空导弹,俄罗斯的“施基利”,英国的“海标枪”都有打水面舰艇的能力,实际上,从制导原理上看,多数舰空导弹都具备打水面目标的能力,而且进行试验时,都打过水面目标,实战中,也有成功的例子。
年初,两伊战争打得激烈,撕破脸的双方把各种国际条约扯的稀碎,*辣手段齐上阵,化学战、袭城战、水雷战等纷纷开展。4月14日,美国护卫舰“罗伯茨”号触了水雷,水雷的威力相当大,几乎在把*舰托出水面,在左舷靠后的地方凿了一个长达8米多的大洞,差一点沉没。美国人被打了脸,很气愤,认定这枚M8型锚雷是伊朗人布的,随之展开“祈祷螳螂行动”的报复计划,决心清除伊朗作为基地的石油钻井平台,并顺道收拾一下伊朗人舰艇和飞机,这是要泄愤。
上两图,“罗伯茨”号返船厂修理的惨状
距离伊朗最近的北线,美海*派出由一艘巡洋舰和两艘护卫舰组成水面战斗群执行任务,分别是巡洋舰(也有称驱逐领舰)“温赖特号”、护卫舰“辛普森”号(佩里级)和“伯克利”号(诺克斯级)。4月15日上午,各舰就位,开打,先收拾毫无还手之力的石油钻井平台很顺手,警告、炮击、突击队装炸药,很快,两个钻井平台烈火雄雄并接近坍塌。正洋洋得意的美舰编队忽然接到直升机警告,20千米外,一个高速水面目标正快速接近美海*编队,经跟踪判别,这是伊朗海*“约珊”号的导弹快艇,由法国制造,该艇排水量吨,装备用76毫米舰炮和鱼叉反舰导弹。美国人开始用甚高频电话要求伊朗人“马上滚开”,可“约珊”我行我速,不理不睬,直接向美舰发射了1枚“鱼叉”导弹做为回答,约20千米的距离,以“鱼叉”导弹米/秒的飞行速度,1分多钟就能飞到,美舰上炸开了锅,伴着尖厉的警报声,三舰紧急转向,将雷达反射面积最小的舰艏对准导弹来袭方向,高速旋回的舰体大幅倾斜,固定不好的杯盘书籍摔了一地,与此同时,纷纷采取电子对抗措施,乌鸦座发射装置发射的箔条干扰弹澎澎澎的打出去,在附近空中打出点点白云,也许是伊朗的“鱼叉”导弹过了有效期,这可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前卖给伊朗的,此时已快10年了,来袭的“鱼叉”并未跃升俯冲攻击,而是从“温赖特号”号右舷掠过,美国人大难不死,并且出离了愤努的状态,不打召呼就打,而且用美国造的导弹打,还没打到。
上图,“约珊”号的同级艇
此时,三艘美舰艏朝向“约珊”号,伊朗人的第二枚反舰导弹说来就来,时间紧,距离近,火冒三丈,反击命令下达后,编队里的“辛普森”号护卫舰直接用舰艏的单臂发射架发射了标准-I舰空导弹,并且以约10秒的间隔,一口气连射4发用来复仇。标准-I是上世纪60年代研发的舰空导弹,重约公斤,射程 0公里,飞行速度约3倍音速,最重要的是火力准备时间短,大约只有约10秒,“标准-I”拖着尾焰呼啸而去,到达目标的时间实际上和炮弹差不多。
首发弹就把“约珊”号上层建筑炸开了花,后续3枚无一脱靶,“温赖特号”巡洋舰反映慢一点,发射了一枚增程型“标准-IER”,也准确命中了“约珊”号,此时的“约珊”号上层建筑被炸得稀烂,火光冲天,不过“标准”是重量40多公斤的破片战斗部,连吃5弹的“约珊”号并没沉。编队里的“巴格利”号是诺克斯级反潜护卫舰,在舰艏的与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共用的发射架上装有“鱼叉”导弹,“巴格利”号决心用“鱼叉”来结果伊朗人。“鱼叉”导弹的方案始于年,“鱼叉”导弹研制立项之初的使命居然是反潜,当时美国海*的心腹大患是苏联的潜艇,和反潜挂边的装备优先发展,美国海*需要一种导弹打击40千米(25海里)外的水面潜艇,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意思是投向鲸鱼的那种带尾绳的捕鲸叉。“鱼叉”导弹的飞行速度比“标准”导弹慢得多,大约只有“标准”速度的三分之一,如果再加火控系统识别、计算、陀螺加电等等,实际反应时间还要长,“标准”导弹打中伊艇十几分钟后,“巴格利”号发射的“鱼叉”导弹才上路,慢是慢了点,美国人有信心用“鱼叉”导弹公斤的战斗部把伊朗人送上天,可是让人吃惊的是,这枚“鱼叉”居然也脱靶了,战后的美方解释是当时“约珊”号已经下沉,实际上这是美国人自圆其说,“约珊”号 是被三艘美舰用舰炮击沉的。
上图:增程型标准防空导弹
“标准”舰空导弹和“鱼叉”舰舰导弹同台献艺的机会并不多,对比很明显,兼职的“标准”很出色,专职的“鱼叉”很丢人:“标准”反应快,火力准备时间20-30秒,“鱼叉”几分钟;“标准”精度高,5发5中,“鱼叉”2发0中(算上伊朗人的1枚);“标准”战斗部威力小,“鱼叉”战斗部威力大,比标准大5倍,只是打不着,什么都是白扯。
舰空导弹的战斗部太小,很难给舰艇造成致命伤,不过让对方失去反击能力,击毁敌舰上层建筑上的观瞄设备顺便杀伤人员够用了,而且通常*舰上的防空导弹装弹量要远大于反舰导弹,紧急情况下,用上几发也没什么。美*的作战手册中,标准防空导弹就是可以当反舰导弹来用的,而且是一种超音速反舰导弹,视距内,用半主动雷达导引,视距外,用中继制导加红外末制导(标准-2舰空导弹有红外引导型)。
舰空导弹是防空导弹的一种,最早的防空导弹的是纳粹德国发明的,二战末期,德国人用大群的高炮对抗盟*的战略轰炸机,效率很低,其实是非常非常低,德国人统计过,每击落一架B-17轰炸机,要消耗掉约88毫米高射炮弹0发,所以用制导武器打击飞机才合算,好在德国人的防空导弹还在试验台上,二战就结束了。
二战德*88毫米高射炮和火控雷达,注意德*怀里的88毫米高射炮弹,这可是15公斤重的大炮弹呀!0发可要30多吨重。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苏联都研制出 代防空导弹,具备击落万米高空中的战略轰炸机的能力,个头都不小,长度超过10米,重量在2至5吨,实际上就是枚大个头的遥控火箭,把这种大家伙搬到舰上来,造就了 代舰空导弹,比如美国的“*铜骑士”,制导体制大多是乘波引导,说白了就是用火控雷达象手电筒一样照着目标,导弹沿着光束(波束)捕过去,这种引导方式对付低空高速的小目标打击能力很差,如果用来打*舰,基本上是不靠谱的。
美海* 代舰空导弹-*铜骑士是个重约3.5吨,长达11米的大家伙,越战期间,创下了舰空导弹首次实战击落敌机的世界纪录,美国海*用这种导弹在千米外击落过越*米格-21战斗机,这个最远击落飞机的纪录至今没有打破。
上世纪50到60年代,苏联反舰导弹篷勃发展,苏联国内的科研机构纷纷投入这方面的研制工作,型号繁多,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海*由于有着巨大的航母优势,对苏联人造出来的粗鄙丑陋的家伙很看不上,一直到年以色列海*的埃拉特号被击沉,才奋起直追,西方的电子技术、精密加工等先进技术方面远超苏联,造出的反舰导弹精巧细致,而且越来越小,越飞越快,越飞越低,后来干脆采用掠海飞行的方式,比如法制的飞鱼导弹,已经达到飞行高度5米,以亚音速飞行水平,这可要了水面舰艇老命,基本上一发漏网,全舰升天。这里要提到的是,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鱼叉”反舰导弹服役之前,美国海*水面舰艇的反舰任务是由鞑鞑人防空导弹承担的。
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舰空导弹的使命中增加了对抗反舰导弹的内容,开始向反应速度更快,打击高度更低的方向发展,第二代舰空导弹,如美国的“标准”、苏联的“果阿”等,普遍向中小型化方向发展,反应时间也就10到30秒,重量约半吨。制导方式上,抛弃了无线电指令和乘波引导,开始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基本上火控雷达照得到的地方,导弹就打得到,对于水面上通常桅杆高度20到30米的水面舰船,是打得到的。英国的海标枪导弹说明书中,明确表示具备打击水面目标的能力,不过在反水面方式下,该弹的近炸引信不启动,用超音速飞行的弹体的巨大质量再加上战斗部和剩余的推进剂,直接砸向*舰,前苏联的*蜂-M近程舰空导弹(北约称SA-N-8,“壁虎”)、波浪中程舰空导弹(北约称SA-N-4,“果阿”)等,在苏联海*中更是有着“万能弹”的俗称。
“万能弹”可不是浪得虚名。年8月9日(北京奥运期间),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开战,俄罗斯海*黑海舰队的几艘老旧舰艇逼近格海*的大本营,波季港。弱小的格海*并不怯战,出动导弹迎击俄舰队,俄“幻影”号导弹艇发射“*蜂-M”舰空导弹,成功击毁格鲁吉亚导弹艇,当时距离约10千米,在这种距离上,与反舰导弹亚音速飞行、数分钟的反应时间相比,“*蜂”舰空导弹具有超低空打击能力、反应速度快、机动性强,用来打击高速水面目标,是再合适不过了,不过也暴露出这种舰空导弹战斗部威力太小,不足以击沉格方舰艇。
上图,俄制*蜂-M近程舰空导弹
通常的反舰导弹是长不到10米,速度高达每秒米的小目标,在雷达眼里反射面积大多不到1平方米,而水面舰艇通常几十到数百米长,速度换算下来不超过20米每秒,能打反舰导弹的舰空导弹打起飞机来基本上是小菜一碟。说到这里,有人会问,防空导弹也有红外制导的,能打水面舰船吗,其实只要温度高零下的度的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晒着太阳底下的水面舰艇,温度要比海洋背景高几十度,在红外导引头里,是个非常明显的目标,击中起来并不难。因此,现役绝大多数舰空导弹是具备打击水面目标的能力的。
年起,德国与美国开始对拉姆舰空导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具备对付多种目标的打击能力,简称“HAS”,除了对抗反舰导弹,也可打击来袭的直升机、飞机以及海面上的小艇。
上图:改进型拉姆导弹具备打击水面小目标的能力
海战的战场复杂多变,敌人永远不会配合着你的装备来打仗,拓展武器系统的使用范围,是各种武器发展永远不变的主题,实际上,现役的绝大多数舰空导弹都具备打击水面目标的能力,只是精度和威力各有千秋,而且与反舰导弹相比,舰空导弹通常没有主动导引头,相对价格便宜些、反应时间短、飞行速度快、打击精度高。在未来的海战中,舰空导弹兼职用来打水面目标的场景极有可能重现。
欢迎搜索ID:qqmiljwt或长按以下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的专家白颠疯早期证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