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无臂飞鱼郑涛借助咬毛巾起飞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本文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这个没有双臂的年轻人,比赛时借助咬毛巾出发的样子令人影响深刻,冲刺的方式更简单粗暴——用头撞击池壁,而且非常用力。

在东京残奥会的赛场上,中国游泳选手郑涛无疑是最受瞩目的运动员之一:男女4×50米混合自由泳接力赛,金牌,打破世界纪录;男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金牌,打破世界纪录;男子50米仰泳S5级决赛,金牌,打破世界纪录;男子50米自由泳S5级,金牌,打破残奥会纪录。

这个没有双臂的年轻人,每次比赛时需要咬着毛巾出发,最终冲刺时,总是用力将头撞向池壁。他在获胜后奋力跃出水面的经典镜头震撼了无数健全人。

采访郑涛前,接触过他的朋友对《环球人物》记者这样描述:“郑涛的生活经历和日常训练都比较单纯,不像某些网络自媒体渲染的那样,没有那么强的故事性。”“郑涛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你看他平时经常说身体状态不行了什么的,等一到赛场上,那个拼劲儿啊!”

这两种描述都是准确的。采访中,郑涛说起自己的一切事情都简单直白,东京残奥会拿4枚金牌的过程似乎用一个字就能说完。但就在这三言两句间,他散发出一种颇具感染力的个性——那种带着原始生命力的、隐忍却不肯屈服的坚韧。

“无臂飞鱼”,三届奥运冠军

年,郑涛出生于云南昆明农村,6岁时因触碰高压电线不幸失去双臂。年,云南省残联到基层挑选运动员苗子,在村干部的推荐下,郑涛怀着“不想做废人”的想法进了云南省残疾人游泳队,8年后第一次站上了残奥会的冠军领奖台。

在教练们看来,郑涛的爆发力好,身体条件适合游泳,但更重要的是特别能吃苦。刚开始训练时,郑涛很难保持身体平衡,经常呛水,但他也是最用功的那个,别人练5小时,他要练八九个小时,咬着牙也要完成训练量。

年的伦敦,是郑涛在残奥会赛场上的第一次亮相。在男子S6级米仰泳比赛中,他独特的出发姿势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他泳道的选手要么失去一臂,要么残余大臂部分,郑涛是其中唯一失去双臂,只能用嘴咬着毛巾出发的运动员。

这个出发动作,郑涛练习了无数次。毛巾的另一端攥在教练手中,师徒必须默契配合才能做到出发完美。据郑涛的国家队教练张鸿鹄透露,“(毛巾)拉矮了他跳不起来,拉高了他发不出力,必须卡在他的发力点上。”

·比赛开始前,郑涛紧紧咬住教练递过来的毛巾。

冲刺的方式则要简单粗暴得多——郑涛习惯用头撞击池壁,而且非常用力。云南省残疾人游泳队教练熊小铭回忆说:“训练时,我让郑涛不要用头去触壁,因为非常疼,看着都心疼。但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说如果不用头触壁,每次的成绩就不准确,让我不要怕他疼。”

·在伦敦残奥会男子S6级米仰泳比赛中,接近终点时,郑涛以头触壁。

同级别唯一的无臂选手、咬着毛巾出发、以头撞壁结束,郑涛在伦敦残奥会男子S6级米仰泳决赛中,以1分13秒56的成绩夺得金牌,而且打破了世界纪录。看到成绩的那一刻,郑涛从水中高高跃起,展露出兴奋而倔强的笑容。

4年后的里约残奥会上,郑涛在同一项目中以1分10秒84的成绩再次打破世界纪录。之后因为背部受伤,他出现腰肌劳损的问题,一度萌生退意。但在教练的鼓励下,经过康复治疗,郑涛再次回到泳池。参加东京残奥会前,他每天的训练量仍然超过其他队友。

“他太朴实了,如果是个能说会道的孩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usx.com/fyzq/175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