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总部位于伦敦的高水平国际科技杂志“newscientist”(《新科学家》)报道了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与香港中文大学团队联合研发的创新成果水空跨域巡航器原型机——“tj-flyingfish”(同济飞鱼)。这是一种水陆两栖飞行器,在空中像无人机一样飞行,入水后像潜水器一样运行。
“newscientist”评论道:“该水空跨域巡航器原型机可以在水和空气两种介质中自由切换。它既可以充当两个无人系统之间不可替代的通信节点,加强信息的融合与共享,也可独立应用于跨域探测、遥感及灾害救援等场景。”
据悉,该研究论文成果“tj-flyingfish: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anaerial-aquaticquadrotorwithtiltablepropulsionunits”已被世界机器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顶级国际会议“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roboticsandautomation”接收并先期在线发表于arxiv上。
随着无人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系统的跨域协同凭借其诸多优势成为当前无人系统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同济飞鱼”测试视频
团队研发了水空跨域巡航器原型机“同济飞鱼”。其采用了搭载水空两用推进单元和舵面倾转机构的四旋翼构型设计,重量为1.63千克,轴距为毫米,具备跨域穿梭能力,又具备双域巡航能力,可在空中悬停6分钟,在水下巡游约40分钟。
“同济飞鱼”,结合科学中心研发的水下“海鳗”“大力水手”软体机器人等系列智能装备,有望支撑国家海洋安全和资源勘探等重大战略及需求。
“同济飞鱼”测试中
随着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同济大学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紧密对接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勇担新时代新使命,积极打造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人工智能赋予传统学科发展新动能,提升传统优势学科新内涵。
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成立4年来,已在重大重点项目有组织科研开展、智能科学与技术高峰学科建设、高端人才引育、博士生培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围绕重点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和技术应用成果突出,获批首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智能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博士点,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编辑:吴百欣
资料:同济大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