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文
飞鱼说史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和评价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正如丘吉尔曾评价其说:俄国人民掉进泥潭苦苦挣扎,对于他们来说最坏的事情莫过于列宁的诞生,而第二坏的事情则是他的死亡。
说起列宁,不少人都如雷贯耳不过这只是他的化名,本名叫做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在他的带领下,俄国民众不仅推翻了沙皇的统治,还亲手缔造了苏联,这个在20世纪唯一能和美国相对抗的超级强国。
即使说列宁是苏联的“国父”亦不为过。
苏联的缔造者——列宁列宁尽管解放了俄国民众,但他不会得到所有俄国人的支持,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损害了原本掌握权势的那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为了能够依然占尽社会资源,这部分人往往会激励反扑,即使鱼死网破也在所不惜。
而列宁就被人刺杀过,射向列宁的子弹留在他的颈部,靠脊柱很近,就当时的医疗条件而言,医生根本无法安全取走子弹,直到年4月24日,由一位德国医生为列宁实施手术取出了子弹。
但,取出子弹后的列宁,身体状况急剧下滑,做完手术后的一年内,列宁中风了三次,此后一直卧床,直到年去世。
而列宁在第一次中风之后,就预料到自己的生命已经快到尽头了,于是就写了一份遗嘱交给了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其中提到了六位苏联的高级领导人。
二战后的三巨头,斯大林是其中一位他们分别是斯大林、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皮达可夫。
那么列宁遗嘱提到的这6位高级领导人结局如何?斯大林执*,其余5人被枪决,这也是为何只有斯大林被后人熟知的原因。
本篇飞鱼就来说说被列宁提到的这6个人。
除斯大林外的五个人。
托洛茨基,乌克兰人,出生于富人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和富家子弟不同的是,他的思想是偏向工人事业的,也极力宣传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制度,结果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亚。
托洛茨基托洛斯基是列宁的战友,可以说是苏联成立的缔造者之一,如果说列宁是苏联和第三国际的缔造者,那托洛茨基就是苏联*队和第四国际的缔造者。
季诺维也夫,乌克兰人,出生于农场主家庭,年加入俄国工人*,之后开始从事工人运动,后来俄国工人*分裂,他坚决地站到了列宁身边,从此开始和列宁的长期合作。
季诺维也夫是俄国工人运动和布尔什维克早期著名的活动家和领导人,第三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一任主席,后来和列宁在意见上有了分歧,此外,他还参与了很多报刊的工作,为苏联的对外宣传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加米涅夫,莫斯科人,在俄国工人*分裂之际,他和季诺维也夫一样,站到了列宁一派,从而跻身苏联的高级领导中。
布哈林,莫斯科人,被誉为“苏联头号思想家”,此外他还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对于苏联的成立和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与上述几人不同的是,他在列宁死后,坚定不移的和斯大林站到了一起。
斯大林皮达可夫,组织工人运动,年被迫逃亡国外,在瑞士同列宁、季诺维也夫、布哈林等一起在《共产*人》杂志工作,是托洛斯基反对派的重要组成人员,后来被开除,随之又开始支持布哈林,于是再一次被开除。
斯大林铁腕执*。
我们都知道,列宁死后,是斯大林接了班,但是这并不是列宁的本意,因为他曾在不同地点、不同场合多次说过斯大林并不适合最高领导人的职位。
比如列宁的遗嘱里对于斯大林的评价就是:他(斯大林)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可以说列宁的这一评价那是一针见血,因为斯大林上台后,他对于权力的使用,那是丝毫不知道什么叫谨慎二字。
斯大林列宁死后,苏联内部高级领导者之间发生了内斗,而斗争的结果就是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被先后被赶出*局,连和斯大林站一起的布哈林也未能幸免。
坐上最高领导人的斯大林,对于权力的欲望越来越重,凭着铁腕执*,斯大林获得了苏联内部一些人的疯狂吹捧,这也让斯大林更加膨胀。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斯大林开启了莫斯科大审判,而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皮达可夫四人全部在这次大审判中被执行枪决,托洛茨基因流放海外缺席审判,但随后就被刺杀,所以至于幕后主使,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可以说这五人都被斯大林执行了枪决。
飞鱼说:
相比较列宁来说,对于斯大林的评价则呈现出了两极分化,有人认为苏联的解体和斯大林的时期实行的*策不可分割,也有人认为,斯大林带领苏联赢得了二战的胜利,在二战后能一跃成为和苏联相抗衡的超级大国,斯大林功不可没。
其实无论那种评价都各有各的道理,之所以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评价斯大林时所站的角度不一样而已。
斯大林正如托洛茨基曾评价斯大林说:不是斯大林创造了权力机构,而是权力机构塑造了斯大林,苏联官僚集团上上下下全是庸才,斯大林是官僚集团中最杰出的一个庸才。
他的长处在于,他比其他人人更坚决、更果断、更无情地表现出统治集团的自卫本能,其实,这恰恰是他的软弱之处,他目光短浅,是个历史上的近视眼,他是个出色的战术家,但却不是个战略家。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资料:《苏联兴亡史》、《斯大林传》、《托洛茨基传》等。
(本文系飞鱼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