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服饰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展示

山东博物馆收藏的明代传世服饰,色彩之鲜艳、材质之典型、纹饰之华美、工艺之精湛、款式之齐全、体系之完整、保存之完好,为“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提供了良好的展品基础。深入研究和解读这些文物,更好地反映明代服饰文化的深刻内涵,才可策划出一个有深度的展览。

图一山东博物馆藏朝服的赤色

一明代服饰的分类与展览单元的划分

“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中单元的划分,基于明代服饰文物的分类:

1.“垂衣天下治”

此讲官员制度中明确规定的服装的类型。大明王朝自建立之初,即着手制定一系列典章制度。服饰制度从洪武三年()到洪武二十四年(),经过多次修定才最终确立。明代服装既继承了汉、唐、宋、元的基本形制,又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突出了贵贱有别、上下有等的特点,集中体现了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

2.“华锦庆嘉时”

明中期以后,天下安定,休养生息。生活富足使宽仁行*成为人心所向,良工巧匠使华美 成为服饰新潮。用于时令节日、寿诞、筵宴、婚礼等吉庆场合的“吉服”呈现了新的特点。吉服式样繁多,有圆领、直身、道袍、贴里、袄裙等;用色明朗,多用大红等喜庆色彩;纹饰繁缛,常采用吉祥图案或应景题材,其文化意蕴深厚。其中,蟒纹一类的高等级纹样,被朝廷用作赏赐的荣誉象征。吉服大量运用提花、妆花、织金、刺绣等工艺技术,绚丽多彩,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图二《徐显卿宦迹图》之《皇极侍班》

3.“香霭入长裾”

此讲制度规定以外的相对自由的日常休闲起居着装。明前期便服较为简洁,中后期经济繁荣促使人们审美观念趋向多元,便服款式日趋繁多,男子便服主要有道袍、直身、贴里、襕衫等,女子便服以衫、袄、裙、比甲等为主。这种单元分类,既和明代服饰的规制相对应,也符合人从外在的、规矩的法则,到内心追求自由平和的过程。

图三展览中的服装面料样片

二明代传世服饰的特点及相应的展示方法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丝织业的进步,明代服饰在色彩、面料、款式、结构、纹样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些本质的特点是展览中要重点表现的。1.色彩

传世服饰较出土服饰的可贵之处主要在于:传世服饰忠实地保存了原有的色彩。比如山东博物馆藏赤色朝服的赤色(图一)。《明实录》记载,洪武三年,明太祖诏考历代服色所尚,礼部奏言:“历代异尚,夏尚黑,商尚白,周尚赤,秦尚黑,汉尚赤,唐服饰尚*、旗帜尚赤,宋亦尚赤。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以为治,服色所尚,于赤为宜。”太祖从之。“赤”是一种朱红色,在甲骨文里,赤上面是“大”,表示一个大人,下面是火的形象,表示一个火堆,其本义是人在大火边跳舞,照得全身通红。《说文解字》则以五行理论来解释:“赤,从大,从火,南方色也。”南方,属火,与红色相配。“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中的赤纱朝服是明代赤色的标本,我们通过它能准确了解什么是“赤”色。大朝会,正旦、冬至和万寿圣节举行,从《徐显卿宦迹图》(图二)看,参加大朝会(正旦、冬至和万寿圣节举行)的各级官员,除锦衣卫及侍卫将*外,均身着红色朝服。远远看去,赤衣成阵,映如云霞,场面蔚为壮观,令人深刻印象。

图四展览中的服装面料样片

2.质地

“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中服饰的面料大多是纱、罗、绢、绸及妆花织物和织金织物等,这些材质的组织结构不同,观感不同,触感更不同。唯有提供丝、锦、绫、绢、缂丝等面料样本(图三至图六),让观众亲手触摸,才能让观众更好地辨别和区分不同丝织品不同的组织结构。

图五、图六展览中的服装面料样片

3.纹饰

中国人的礼制观念、伦理习俗、审美情趣构筑了独特的服饰文化内涵,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服饰的图案上。明代服饰的图案有很强的符号性、象征性、寓意性,祥云纹、万字纹、如意纹、龙凤纹和百花、百兽等纹样都蕴含着吉祥的寓意,寄托安居乐业、夫妻好合、多子多孙、多福多寿等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图七蟒纹

图八飞鱼纹

孔府旧藏明代服装,其纹样不管是织就还是绣成,均华丽精美。尤其是吉服部分的纹样,更具特殊意义。无论是蟒、飞鱼、斗牛还是麒麟,这些纹样远看都和龙有几分相似,其分辨的方法在于细微之处:龙和蟒(图七)的区别在于爪的数量是五还是四;飞鱼(图八)和蟒的不同在于尾巴是鱼尾还是火焰;蟒和斗牛(图九)的辨别关键看角是直还是弯;麒麟(图一〇)与其他几种纹样比较好区分,但蟒化的麒麟还要看其独特的牛蹄才能确认。

图九斗牛纹

这些知识,观众感兴趣并且需要了解。展览对服饰纹样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手工绘图,特别是把位于领围四周的柿蒂型内的图案进行拼合(图一一),让观众看到图案的全貌。还通过科技手段进行提取并播放,播放屏四周加装镜面造成万花筒般迷幻的效果,将服饰之美、纹样之艳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一〇麒麟纹

4.工艺

明代服装的工艺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妆花和织金。妆花织物的特点是用色多,色彩变化丰富。在织造方法上,是用绕有各种不同颜色的彩绒纬管,对织料上的花纹做局部盘织妆彩,颜色变换自由。所谓“织金”,就是织料上的花纹全部用金线织出,也有用银线织成的,统称为“织金”。织金中的金线有片金和圆金之分。采用妆花和织金工艺制作的面料,华美富丽,这些工艺在展览中都有详细说明。鲁绣,在“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中让人刮目相看。鲁绣,又称衣线绣,与苏绣等的 区别是所用绣线是不劈线的缝衣线。这种绣法绣出来的“明白纱花鸟裙”色泽典雅,一派清新自然的气象,深受女孩子钟爱。再现鲁绣风采,重塑鲁绣辉煌,是展览服务当下并作用于当下的一个切入点,由山东博物馆鲁绣研究中心复仿的“明白纱花鸟裙”在实物旁对照展示,更加直观和清晰。

图一一拼合图案

5.款式

服装的款式是观众尤其是古代服饰爱好者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usx.com/fyzq/12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