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kycg/160210/4769980.html
仁生诗语:读张可久《人月圆》有感
忘却或是怀念:飞鱼、丁字裤、独木船与台湾兰屿的达悟男人
长篇小说连播:洛杉矶的中国女人第三十四集
储仁生
人性的回归,
才能从简单中发现岁月的美好。
《人月圆》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品人生百味,论人生哲理。古汉语文学研究学者储仁生用自己独特的解读方式,化繁为简,把古典文学的精髓传达给我们。
刘聪玲纪实散文:飞鱼、丁字裤、独木船与达悟男人
兰屿,飞鱼的故乡,被海洋恩宠的世界,透着神秘与浪漫。
令游人好奇的是兰屿达悟人的“地下屋”、男人的丁字裤、色彩绚丽的独木船,当然,还有欣赏海景、等待飞鱼、体验潜水。
兰屿,一个可以做白日梦的地方,一个会让你上瘾的地方。
去台湾兰屿的想法是因为采访了一位 的台湾少数民族作家,他叫夏曼?蓝波安,他创作的《冷海深情》、《海浪的记忆》、《黑色的翅膀》等 作品,用深情的文字记述了兰屿达悟人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展现了一个独特的海洋部落与大海之间的相依相惜。
约好采访的时间,我们去找他,他坐在台北街边的台阶上等我们,那一份洒脱不拘、闲散自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他的作品,更深深迷上了他的故乡——兰屿。
夏曼?蓝波安说:去兰屿看看吧,你会喜欢她的。
于是,我们有了兰屿之行。
兰屿的原住民生活得很潇洒,他们造船、捕鱼、喝酒、唱歌、种芋头。岛上每一个青壮年达悟男人,都可以裸着上身、身着丁字裤扎到几十米深的海里用鱼枪扎鱼。
夏曼?蓝波安作品《海浪的记忆》的封面上,就有这样的话:
海浪是有记忆的,
有生命的潜水射到大鱼是囤积谦虚的铁证
射到大鱼不是了不起的事,
但海能记得你的人——
海神闻得出你的体味
从先人膝盖出生的达悟
捕鱼是达悟男人日常的主要工作,捕鱼技术的好坏是男人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决定因素。达悟的男人与海洋是融为一体的,他们与海洋一起感受着人生的美丽与哀愁。
达悟男人一身黝黑的皮肤,透露着长期和海洋为伍的身世。
因天气酷热,同时也是为了下海方便,兰屿男子一般赤裸上身、光着脚、用一条白色兜布将身体前边下部遮掩,并缠扎固定于腰间,这条布带称为裤布,俗称丁字裤。
如今,兰屿人的着装已与台湾本岛一样,只把这些传统服饰保留到特别的节庆才穿。不过,我们在环岛的时候,还是看见上了年纪的兰屿男人,穿着丁字裤在海边工作。头发已经斑白了,但他结实的手臂、背部和臀部丝毫没有赘肉,散发出一种达悟男人的健康美。
达悟男人传统的服装可谓十分简朴,但帽子却很讲究。男子喜欢戴银盔,那是用银帀敲扁拼成,并且作为传家宝世代相传,在庆典或者祭祀时戴;上山时,他们戴藤帽;出海时,他们戴木块挖成的帽子。当然,我们看到的那位出海老人,戴了一顶现代的帆布帽,这也是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吧。
涌动的黑潮,给兰屿带来飞鱼和热带的植物种子;由火山熔岩构成的地貌,披上青青的翠绿;黑白红色彩鲜艳的独木舟聚集在海岸边,达悟人就在这里生生不息。
每年三月下旬起,飞鱼群便随着黑潮由南方抵达兰屿附近海域,围绕捕捞飞鱼的祭祀活动也将进行,主要有招鱼祭、飞鱼收藏祭、飞鱼终食祭、大船下水典礼等。
飞鱼是达悟人最重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之一,捕捉飞鱼已经变成达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4月至6月是兰屿盛产飞鱼的旺季,也是达悟人最忙碌的时候。
招鱼祭在飞鱼季来临前举行,达悟人会戴上银盔到海边去招鱼,然后捡拾石头放在船上。
集体出海捕鱼前,达悟人要举行一年中最重要的祭典——飞鱼祭。
在飞鱼祭开始前必须理发,没有理发的男人,无论大人、小孩都不能去迎接飞鱼的到来,更不能吃飞鱼。
举行飞鱼祭那天,清晨,一艘艘绘有五彩图案的木船停放在海滩上,参加庆典的人围拢在四周,由一位长者主祭,以鸡、猪为祭品供奉海神,祈求神的护佑和飞鱼丰收。祭祀完毕,男人们赤着上身,下面穿着丁字裤,划着独木舟出海捕鱼。
捕鱼季开始时,总是大船先领航出海,接着才是小船跟着出去。据说每一群飞鱼中都会有一只全身蓝色的"鱼王”带头,兰屿人认为,要是能够抓到"鱼王",肯定一年中都会有好运跟着来。
在飞鱼季,达悟人通常不捕捉别的鱼类。整个飞鱼季节,全岛可捕获百万斤飞鱼。渔船归来后,岸上的壮丁帮忙把独木舟推上海滩。妇女、小孩儿忙着剖鱼、去鳞、晒鱼干。
达悟人在夏季会举行另一次仪式,停止捕捉当年的飞鱼,改捉别的鱼种;中秋节后就不再食用飞鱼并将没有吃完的飞鱼丢弃。
由于靠海为生,兰屿人有一套独特的造船技术。达悟人没有文字,造船技术也是口口相传保留下来,没有留下任何蓝图。一个达悟人一生 的梦想就是亲手造一艘船。
在台湾各地可以买到的小礼品或者工艺品中,常常会看到一条特别漂亮的小船,那就是达悟人独木船的模型。
独木船完全由手工凿成,有大船和小船两种。小船能乘3人,大船能载10人左右。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独木船,环岛一路,可以看到不少独木船就停靠在沙滩上。
从选树、砍树、造船到画船,期间还有各种仪式,他们的船采用红、黑、白三种传统颜色,色彩非常鲜艳。
选树很有讲究,除了要几百年的大树外,究竟哪一棵大树才能使用,才可以制作成大船驶向海洋,决策者一定是部落中最有智慧的长老。
在兰屿的渔人部落在十月中旬要举办一场隆重的大船下水仪式,部落全体男人都来参与这件大事,他们已经花了近三个月来造一条大的独木船。
找到渔人村的村公所,我们看到了造型独特、闻名中外的独木舟,这是一艘由一根巨木制作而成的十人大船,制作工作已经完成了,只有颜色还没有完全画上去。部落里的每一个男人都来画船,每个男人都会把自己的心思、自己的祈祷画在船上。
独木船上的颜色以黑红白为主,但桨和舵上也会加上蓝色和*色,图案有三角形、菱形、四方形等几何图形,还有圆形——“同心圆”,应该是太阳的形状,达悟人称为“船眼”。船腹两侧用波浪状曲线装饰,呈上下左右对称排列,另外,最引人注目的图案造型就是螺旋形花纹与人体造像相连的人像。
我们非常有运气,赶上了渔人部落已经有17年没有举办过的“大船下水”祭祀仪式。
好几位台湾同业也都赶到兰屿采录这场仪式,一位摄影师扛着超重的设备水下摄影,一位电视台的主持人更是勇于“献身——跟达悟男人一样身着丁字裤。可是那条长长的带子会不会没绑住掉下来呢?哈哈!他着实担心,因而不时地摸一摸那条带子,而且,据说出身模特的他在达悟男人面前似乎没什么自信,因为达悟男人那被海洋、阳光浸透和练就的皮肤与肌肉,跟他的白皙形成鲜明对比。
健身房与大自然所造就出的健美当然有着天壤之别。
在渔人部落的小广场中间,摆放着由部落全体男人参与制造的大船,大船上布满了芋头,据说芋头装满整艘船象征着祈福丰收“满载而归”之意。
10月15号,天还没亮,渔人部落的族人们就起来了,他们用茅草火烧祭祀要用的猪。将猪宰杀后,他们去毛的方法很特别,是用草来烧掉的,烧完之后,猪皮黑黑的,透着一股香味。
渔人部落三百多位族人参加了仪式,有不少男人是特意从台湾本岛赶回来的。他们个个盛装出席,女人们头戴尖顶宽边笠帽,身穿颜色鲜艳的直条纹衣裙,胸前挂满长短不一的珍珠、玛瑙等饰物。
依循传统习惯,朗歌诵词,渔人部落的长老发言。
女人们跳起了长发舞,她们中有的已经七十多岁了,有的才二十多岁
沐浴在初升的阳光里,蓄着长发的达悟女人站成横排挽臂歌唱。她们随着由缓慢而逐渐加快的歌声晃动着身躯,当身体左右摇晃的速度达到高潮时,她们便开始一边跳舞一边不断地前后甩动长发。
达悟人极富艺术歌舞天才,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能歌善舞,每遇新屋落成,或渔船出海,都要以歌舞庆贺一番。
台湾少数民族 的《发舞》,就是达悟女性的舞蹈。每当渔船归来的傍晚,达悟女人用舞蹈来迎接远航捕鱼归来的亲人。
大船下水在上午10点左右举行。
我们早早地就在广场等待了,正喝着木瓜牛奶,觉得等待的时间有些漫长时,一阵“嗬——嗬——”的声音由远而近,令我们震撼的事情发生了:部落的男人们穿着丁字裤,从远处分成两队逼近大船,年长者走在前面,他们的表情严厉而愤懑,发出的吼声低沉而充满威胁。
旁边的本地朋友告诉我,他们这是在驱赶恶灵——那些想要让他们的大船翻船或者让他们打不到鱼的**。
男人们逐渐围拢在大船的周围,他们的吶喊声越来越大,忽然,大船被他们抬了起来,被抛向了空中!一次又一次,他们一齐高喊,一齐将大船抛向空中!
舵手站在了船上,男人们连同他一起把船抛向空中。
阳光下,力与美是如此完美的统一。我都看呆了!
在一阵抛船的仪式之后,男人们簇拥着大船走向大海,他们一路上继续作法驱邪,用大声喊叫和强烈的表情驱走海上的恶魔。
终于来到海边,男人们齐心协力将船奋力扔到海中,长老掌舟将船划向大海深处。船上的男人们一齐划桨,船下的男人们一起推动大船。
所有的部落族人和游客们站在岸边,眼看着大船越驶越远,消失在碧海之中……
长篇小说连播作品《洛杉矶的中国女人》由美国作家刘加蓉原作改编、 播音员明亮演播,编剧为高级编辑刘聪玲,特请 音乐家王西麟首肯使用他的音乐作品做为本剧的主题音乐。
《洛杉矶的中国女人》讲述了一个中国女人在美国洛杉矶的艰辛奋斗和她的爱情、婚姻生活。作者刘加蓉说:“很多人对美国充满梦想,在我看来,梦想与现实似乎遥远了点。名人伟人有没有?有,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平凡的人。”本书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上海《新民晚报》连载,受到众多读者的追捧和好评。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