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中生因ldquo会做饭rdq

点我

作者

安芯+沐飞鱼来源丨娇娇妈(ID:jiaojiaoma8)

◆◆◆

前不久,胡可发微博夸儿子安吉长大会是个浪漫的人。

原来,全家周末去户外野餐,胡可原本打算简简单单就好,不料安吉主动布置了个性十足的气球帐篷,还默默为家人制作好水果酸奶。

安吉出生于年7月,现在还不满8周岁,却已能在全家出游时,妥善安排好家人的衣食住行。

其实,早在5岁参加《爸爸去哪儿》时,安吉的“生活力”就强于同龄孩子。

节目中,因为航班延误,沙溢没能参加集体活动,安吉主动承担起照顾弟弟小鱼儿的责任,他帮弟弟穿鞋,带弟弟吃饭,哥哥力爆棚。

安吉的“生活力”得益于他从小做家务的习惯。

《妈妈是超人》中,6岁的安吉当家一天,不仅包揽了家务,还领着弟弟去菜市场大采购。

安吉能在节目中沉着应对“小*当家”的挑战,是因为他平时在家就是家务小能手。他不仅自己做家务,还负责教弟弟。

上个月,上海一小学将做家务列入到家庭作业中,号召孩子们从小事、小家做起。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建议“全国推广”。

做家务,尤其是自己动手做饭,不仅掌握了生存技能,更是深刻影响到孩子人生的方方面面。

会做饭的孩子,竞争力更强

《芬兰教育全球 的秘密》一书中介绍,芬兰学生每天到学校, 件事不是学习,而是动手为自己准备午餐。

任课老师先带着学生一起研究食谱,接着,学生陆续去“厨房教室”,自己照着食谱大展身手。

在芬兰,学习成绩不是评判学生的 标准,厨艺好的孩子才更有竞争力。

之前,上海一名初中男生因“会做饭”被世界 私立高中希尔中学录取。

希尔中学以量产精英闻名,美国前国务卿詹姆斯·贝克、摩根大通银行董事长道格拉斯·沃纳和好莱坞 导演奥利弗·斯通都是这所中学的校友。

希尔中学在中国的录取率不足10%,而上海这名幸运儿既不会弹钢琴,也没有体育特长。

他最擅长做饭,并把自己做饭的过程拍成视频,用自己的厨艺打动了学校,最终被成功录取。

厨艺,正成为孩子的一项核心竞争力。

我国古人也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烹小鲜泛指做小菜,这句话是说,治理一个大国,要像做一道小菜那样,放松下来,不能太紧绷,不能太强求,不能操之过急,时时掌握好火候,才能烧出预期的美食。

因此,厨艺好的孩子,工作生活中更有耐心,更善于审时度势,比同龄人更富有竞争力,也更容易做出一番成绩。

会做饭的孩子,人际关系更和谐

美国妈妈妮可在Facebook上,晒出6岁儿子做饭的照片后,无数网友留言称,想把这样的儿子抢回家。

6岁的莱尔是个十足的小暖男,他每天在家都做饭、洗衣,并照顾一岁的妹妹。

每个月,莱尔还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饯请妈妈吃饭,陪妈妈聊彼此生活中的趣事。

每次他都小绅士般为妈妈打开门,拉好椅子,临走还细心地给服务生递上小费。

莱尔的贴心和懂事,都归功于妈妈的“厨房教育”。

妈妈坚信,好男人必须从做家务开始,她更从小就教儿子下厨。

妈妈说:

“我教我儿子做饭,让孩子享受美好的童年,也教给他能用一辈子的技能。

现在学校里不教孩子怎么做饭、洗衣服,我教我儿子怎么做这些事,可以让他进入社会以后当一个靠谱的人。”

莱尔年仅6岁就已经懂得关心身边人,进入社会后自然会给人好印象,拥有好人缘。

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现在做家务是在浪费时间,长大了自然就会做,或者觉得做家务是件苦差事,就干脆统统替孩子包揽下来,但父母的关心很可能会耽误孩子,从小让孩子做家务,对他未来的发展却大有用处。

明尼苏达大学针对84名儿童的一项追踪调查显示,从3、4岁就开始参与家务劳动的儿童,与直到青春期才参与家务劳动的孩子相比,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与家人和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

饭来张口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但通过自己下厨,亲身体验到父母的辛劳,孩子能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因此更善于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具备更高的同理心,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会做饭的孩子,思维能力更强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首位华裔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在访谈中说:

“动手做饭跟做实验一样,可以训练一个人的专注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经验和能力,对一个人在科学研究中解决所面临的瓶颈问题,进行科学的思考有很大裨益。

很难想象那些只会念书,连煎蛋、煮蛋都不会的孩子,会懂得怎么做实验。”

朱棣文有两个兄弟,三人都拥有博士学位。其中哥哥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弟弟是美国知名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

朱家共培养出12名博士,是美国历史上“最牛华人家族”。

究竟怎样的精英教育,才能培养出满门才俊呢?

朱棣文透露,妈妈教育子女的独门秘诀是:必须学会自己做饭。

从厨房中获益终生的朱棣文坚定地表示:每个孩子都应该从小学习下厨、做家务。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

出生不久的婴儿通过抓握玩具发展思维,随着年龄渐长,下厨便是提升孩子思维能力的不二选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多名家长和2万多名小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在孩子负责一两项家务的家庭里,孩子成绩 的比例为86.92%。

而在那些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孩子成绩 的比例仅为3.17%。

形形色色的食材,能开发孩子的形象思维;做好饭,需要手、眼、脑的相互协调,能开发比较、分类、归纳、组合等逻辑思维能力。做饭看似普通,却能全方位促进孩子思维发展。

引导孩子下厨,并不难

胡可认为,孩子对做家务有着极大的兴趣,一是觉得好奇,二是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成就感。

孩子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只要父母因势利导,孩子便会愉快地下厨,并且乐在其中。

1、父母带头下厨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孩子每一次的成长,都是从模仿大人开始的。”

父母若乐于下厨,孩子自然会跟着爸妈有样学样,而不至于对厨房产生抵触心理。

2、适当降低标准

孩子下厨,父母一开始 秉承“差不多”原则,追求“完成就好”而不是“完美才好”。

孩子下厨反弄脏衣服,父母大人请息怒;

孩子进厨房却弄得厨房乱上加乱,请稍安勿躁。

更别在孩子干劲正浓时唉声叹气地说:“别净给我添乱,你还是学习去吧。”

3、多鼓励、表扬

孩子粗枝大叶、马虎草率,请多些宽容;

孩子笨手笨脚、手忙脚乱,请多给练手机会;

孩子屡试屡错、破绽百出,请鼓励他再试一次。

4、循序渐进学下厨

2-3岁孩子可以帮父母淘米、洗菜;

3-4岁孩子可以煮饭,做凉拌菜;

4-5岁孩子可以学习炒菜;

再大些的孩子可以照着食谱不断精进厨艺。

5、父母陪孩子一起下厨,把做饭变成游戏或比赛

孩子天性爱玩,如果父母能花些心思把做饭游戏化、娱乐化,孩子自然会兴致勃勃地做饭。

卢梭说:“培养身心两健的人,必须在体力劳动中完成。”

每位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是真正的爱,是舍得让孩子在劳动中蜕变成身心健康的人,拥有独立面对世界的能力和底气。

愿我们,都尽早放手,让孩子在精进厨艺的同时,成长、成才。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分享,文章、图片均来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篇作者(或平台客服),我们会及时处理。

为在同一快递费用下,还有更多法宝可一同恭请,生成一个订单,以节省快递费。(方法:进入后在底部,先加入购物车,再选其他法宝, 一同下单)

恭请通道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usx.com/fyxx/7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