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91.8更多精彩节目手机实时在线收听,尽在网络收音机蜻蜓FM(点击收听)
还记得微博上曾流行过的《史上最难喝的五种饮料》吗?
据说,被称作“世界最臭的食物”——鲱鱼罐头能分分钟甩掉它们N条街。
▲传说中的鲱鱼罐头
关于鲱鱼罐头,其来源最有可能的考据是早期瑞典人使用适量的盐搭配发酵的方式来防止食物腐化,以用来节省珍贵的盐巴费用。还有一传说是源自16世纪时一群瑞典水手曾将部分即将腐坏的鱼用哄骗的方式卖给几名芬兰人,一年后水手们重回旧地时;遇见先前的芬兰人问他们还有没有那些即将腐坏的鱼卖,之后在好奇心驱使下瑞典水手便试一试这些鱼,发现味道也不错。
味道也不错?看吃过鲱鱼罐头的人脸上的表情根本不能相信味道还不错好嘛!
这种“生化武器”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在鲱鱼身上抹盐,发酵20小时以去除血液。去掉头和内脏,把鲱鱼放入未经杀菌的筒子,让它在较淡的盐水中自然发酵1至2个月,温度控制在15至20摄氏度。在鲱鱼罐头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种“Haloanaerobium”的厌氧细菌,而罐头的异味也来自于此,该菌种在发酵过程中除了会制造出 化碳外,另包括其它带有异味的化学物质如 、 、 及 氢(臭鸡蛋气味)等。
(咦, 和 的成分有点眼熟啊……)
日本NHK曾以仪器测量盐腌鲱鱼异味的数值,之后其测量结果高达Au,而同样带有强烈气味的臭豆腐仅为Au,前者足足多了近20倍!
我发现,想要食用鲱鱼罐头还得注意这么几点:
1.打开罐头前一定要通告周围所有的人,不要在封闭的环境内开启罐头,不然后果很严重。
2.打开前要先放在冰箱里冷藏,降低内部气压,如果在室温打开可能会在开启时喷出大量液体,难以收拾。
在年有一起诉案,一名德国房东因房客将盐腌鲱鱼罐头的汁液溅在房内楼梯里,立即将房客驱除,双方就此闹上法院。之后因法官在法庭当场闻到证物——盐腌鲱鱼罐头的味道后,就此判决房东无罪。
3.严禁将这种罐头带上飞机,一旦因为气压问题引起罐头破裂,可能产生安全隐患(英国航空和法国航空都明令禁止携带盐腌鲱鱼罐头上机)。
年5月1日,胡迪克斯瓦尔一间仓库起火,使仓库内数千个正在发酵的盐腌鲱鱼罐头发生爆炸并飞出仓库,据说发酵过的罐头们在火中像小导弹一样,能飞过屋顶,越过海湾打进邻居家里。仓库主人事后说,火灾现场闻起来就像有人在煎臭鲱鱼。
那些尝了这个鲱鱼罐头的“勇士”都是如何评价的?
结果,瑞典有一个专门致力于推广鲱鱼罐头的专家看了上面的腌鲱鱼试吃之后非常生气,说鲱鱼根本不该那样吃!
首先,罐头必须保存在阴凉环境中,如果温度太高的话,罐头里的 就会把蛋白质全都破坏掉了,鱼就消失了!
其次你还需要准备*油、腌鲱鱼、洋葱、番茄、薄饼、土豆(啤酒、伏特加、酸奶油)。
一种吃法是:剔除鱼骨之后,就着土豆和伏特加直接大口吃下去;还有一种是:切除鱼鳍,剔除鱼骨和鱼尾,然后用刀叉把肉打成泥。
在薄饼上抹一层*油,再把鲱鱼泥抹上去(因为很咸所以要铺开),然后把切碎的土豆和其他配料都摆上去,像吃披萨那样咬着吃。
看完如此温和、淡定的吃法,似乎把鲱鱼罐头的臭味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呢。
对于吃货来说,鲱鱼罐头也许是无法翻越的“高峰”,那么下面这几种食物,估计也有点悬。
Kiviak腌海雀
这道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菜品,是生活在北极圈的因纽特人的民族美食,承载着因纽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光荣。关于因纽特人,想必大家不会陌生。 ,他们长得和中国人差不多。所以有历史学家说他们有可能是通过白令海峡迁徙到北美的中国人的后代。
这就是标准的因纽特人了,黑眼睛黑头发*皮肤,几乎和中国人没什么分别。第二由于因纽特人所栖息的北极圈,确实没什么物产也没什么烹饪方法。所以他们的日常饮食基本就是生吞活剥茹毛饮血。比如生吃鲸鱼,而干嚼鲸鱼油又是其中的代表。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食物,在腌海雀的面前也只有颤抖的份。那么,这个腌海雀到底是啥?简言之,就是把海雀放在海豹的肚子里自然发酵而成的原生态美食。它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先捕获侏儒海雀数百只。这个胖乎乎的海雀,严格来讲应当是海鸥的一种,栖息在北极圈,也是这道料理的主料。
然后,抓捕胖海豹一只。因纽特人不会因为他萌萌的外表而对他的心慈手软。虽然海豹也是因纽特人的主食之一,不过在这道菜里它可不是用来吃的。
接下来要做的是,把抓来的海雀和海豹宰杀,放在阴凉处晾一天,然后把海豹开膛破肚,掏空内脏,再将完整的不拔毛的海雀塞入海豹的肚子里。据说,一只海豹肚子里可以塞入多只海雀。然后再将海豹肚子缝好,用海豹油封口,这样可以防止苍蝇来袭。
然后,填满海雀的海豹尸体将被埋入阴凉的冻土层保存,任凭海豹肚子里的胃酸与海雀自然发酵,酝酿,腐蚀,升华。在埋藏一年三年不等后,海豹将被取出,而其腹中的海雀也就成为了世界上 酸爽的暗黑食物。当然,被取出的海雀不会被煮熟食用而是保持因纽特的一贯风格:生吃。
具体如下:
好像看起来没什么变化?对,没错,这个好像标本一样的玩意就是发酵完成的海雀。由于羽毛与胃酸不会发生任何反应,所以这个海雀还保持了它临终前的样子。接下来,英勇的因纽特人民先把他的毛全拔下来,然后撸出一只光秃秃的通红的裸体的海雀,直接手撕食用。(话说看起来有些像风干牛肉)
这种吃法,属于入门级的水平。想要体会到腌海雀的奇妙之处,就必须使用以下办法:拿起一只腌好的海雀,不拔毛,不手撕。直接举过头顶,仰望着海雀隐匿在羽毛之下的菊花!然后,对准菊花,没错!就是菊花!一口气将已经发酵的稀烂的海雀内脏(或是脑浆)吸入口中,任其流淌在舌尖齿缝。据体验过的人说,这种感觉实在是难以名状,类似海绵口感附加纳豆的味道,又多了一丝丝动物的生猛原始的味道,一试难忘!
但是,就是这海雀翔,却是缺少维生素的因纽特人赖以生存的必须之物,也是当地人待客的佳品!如果你有幸到了北极圈,且被热情邀请吃海雀的话,那么,就请壮士干了这碗翔!
臭头Stinkheads
无独有偶,同在北极圈还有这样一种食物,名叫stinkheads,中文翻译过来就叫臭头。它是西伯利亚地区的猎人尤皮克人的「善存」。因为和因纽特人一样,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水果蔬菜,维生素的补充只能靠它。
这就是主料,大多是来自当地的国王鲑鱼头。尤皮克人会将鲑鱼首尾分离,然后将鱼头整个塞入地下发酵。对于鱼身,尤皮克人是不大感兴趣的。
在制作完成出土的时候,它就呈现出这样的色泽,并散发着一股奇怪的味道。对于臭头,在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我把它命名为「来自切尔诺比利的生化危机」,我实在想不出还有其他更好的形容词汇。更重要的是,相较于海雀的人畜无害,这个臭头可不是闹着玩的。因为,稍有不善,里面腐败的物质就能致命!这究竟是维生素,还是维死素,真是让人捉摸不透。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两样?如此看来,周星驰是要好好自省一番了。
蚊子肉饼
在非洲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一带的维多利亚湖,有这样一种神奇的料理。在非洲这片神奇富饶的土地,动物才是主人。因而,蚊子的尺寸也异常的大。于是乎,在非洲人民的眼中,这就成为了绝美的佳肴——蚊子肉饼。
这就是蚊子肉饼的主料了,非洲大蚊子!不过,每到夏天蚊子丰收的季节,非洲的男女老少就会集体出动,拿出平底锅,拍蚊子!
一铁锅呼下去,蚊子就被拍死,牢牢地黏在锅底。根据聚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原理,久而久之,大约几十万只蚊子就成了一块大大的黑乎乎的肉饼。
然后,几十万只蚊子的尸体,被这位老兄掏出来放在案板上,按照汉堡肉饼的大小,分成一块一块。乍看起来,倒是有那么点安格斯牛肉的样子。
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上油锅!当然,用油锅煎大概是怕煎糊,所以非洲人民采用了导热性能均匀的石板,作为煎肉饼的炊具, 保持了蚊子肉的鲜美。
热油配蚊子肉,一瞬间,美拉德反映伴随着滋啦啦的声音,蚊子肉香香飘万里。几经翻炒过后,蚊子肉饼终于出锅。紧实致密的蚊子肉,是大自然对非洲人民 的馈赠。据说,这份包含了50万个蚊子尸体的肉饼,其营养是牛肉的6倍之多!不要犹豫,伸出你的双手,吮吸这份馈赠吧!
看着胸口的红领巾,吃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我的心里甜滋滋的,这样的感觉好(恶)吃(心)极(死)了!
臭鲨鱼Hákarl
和开始的腌海雀类似,这个臭鲨鱼(Hákarl)也是冰岛这个物资缺乏的地区的传统美食。臭鲨鱼是用和中国人做臭豆腐类似的方法做成的,人们把捕来的鲨鱼埋在沙子里,经过3至6个月长时间腐烂,然后再晾干切成小方块而成。
Hákarl在冰岛很受欢迎,做这个小吃要进行对无危害的鲨鱼晒干后发酵的过程,鲨鱼往往要晒4到5个月。Hákarl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做glerhákarl,它是红色的,来自于鲨鱼的腹部,另一部分叫做skyrhákarl,它又白又软,来自于鲨鱼的身体。
远看好像中国的金华火腿,近看嘛好像发了霉的皮包。如果说鲱鱼罐头仅仅是臭的话,那么这个才是真正的具有强烈刺激性的生化武器。因为,它的味道和氨水的味道极其相似。什么是氨水,如果你学过高中化学都知道,也就是老式公共厕所的味道。把公共厕所的味道吃进嘴里是什么体验?请看下图:
这鲨鱼肉是好吃啊,是好吃啊,还是好吃啊???当然,为了让公共厕所的味道更佳香馥和回味悠长,冰岛人一般用以下食物配合风干鲨鱼来吃。
Rúgbraue,依靠火山高温烘烤而成的黑麦面包,富含浓郁的硫磺味。硫磺味是什么味?硫磺香皂用过吧?你可以想象啃一大块硫磺香皂的味道。当然,有人说这个面包是屁味的。
Svie,烤全羊头,一整个羊头剁下来上炉子烤,菜品基本保留了羊就义之前的安详表情。
黑死酒,不知道是不是专治黑死病的酒,反正这就是一种用香菜和土豆酿造成的高度酒,不过土豆的味道大概是闻不出,基本都是剧烈的香菜的味道。而且,别看这酒的度数不高,据说劲头很足,是专治臭鲨鱼的法宝。
综上,以上搭配才是臭鲨鱼的全套吃法。所以,在此真诚建议, 的吃法就是一口气喝半瓶黑死酒,然后便会一无所知,从而躲过一劫。
豆丹
一击,来自我国连云港的美食,豆丹,也就是菜青虫了。首先强调,相较于以上几样,豆丹实际可是美味佳肴,但如果你看过他的制作过程,大概就会理解何为癞蛤蟆爬脚面的感觉了。同时,这种绿绿的虫子,喷出的汁水总是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各种生存之旅里的boomer,你真的好意思下口吃?
先把这堆大肉虫子放进开水锅中,然后就可以看见这些虫子在水中挣扎扭曲的样子了,HIA,HIA,HIA!
接着,用擀面杖将里面「肉」擀出来,噗的一声!一股汁水伴着一块白肉,冲破头颅,迸溅开来!
虫皮是不好吃的,只能吃里面的肉。这个虫子,吃的就是个新鲜,这绿绿的汁水就开始发黑,近乎于胆汁的颜色。
这就是擀出的精华——虫肉!
再看煮好的肉,你们会想到这是来自大虫子肚子里黏黏糊糊的肉吗?其实,这个味道真的很好,类似口感顺滑的蛋清,又很像鸡肉,营养价值还很高,大概是牛肉的好多倍!不过我想,如果生吃的话,是不是营养价值更高呢?
我知道现在的你们一定是这个表情
赶紧的喝一瓶蛇草水压压惊吧!
来源:网易新闻、网易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