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服和绣春刀是锦衣卫的标配吗

王忠坤的听书笔记陪伴你的第天.7.18注:笔记和原书不完全一致,参考时请回原书确认。《锦衣卫》作者及背景:易强,历史作家、媒体人。分类:历史7管理19本书讲解了锦衣卫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脉络,并把锦衣卫看作是一种明朝皇帝的“专制资产”,通过介绍历代皇帝对这笔资产的打理情况,展现锦衣卫在明朝*治中的真实面貌。一、为什么明朝会出现锦衣卫这种“专制资产”?明朝正式建立的四年前,朱元璋感觉时机逐渐成熟,走出了成为皇帝的 步,称王。当时,朱元璋的势力范围主要在今天的江苏、浙江、江西一带,地理范围属于古代的吴国,所以,朱元璋被手下拥立为“吴王”。不久,他提出要建立一套严明的礼仪制度,朱元璋是想在道义方面占据高地,为自己的*事行动赋予更强的正统性和合法性。而且,朱元璋是被手下拥戴为王的,打天下的时候,大家是兄弟,但建立王朝之后,双方的关系就得发生变化了。他们成为君臣,有了上下之分。他也希望借这个机会,迫使臣子们接受并尊重自己的地位。这件事情必须要有专门团队负责,锦衣卫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不过,锦衣卫的这个名字的出现还要到十多年之后。朱元璋首先设立的,有两个机构,一个叫拱卫司,一个叫仪鸾司。它们就是锦衣卫的前身。拱卫司的主要职能是陈设仪仗,也就是负责国家大型活动的各项相关事务;仪鸾司的职能偏向于安保工作,但举行庆典的时候,不只需要仪仗,也得配置安保。所以,拱卫司和仪鸾司这两个部门慢慢就融合成一个组织,锦衣卫就诞生了。锦衣卫天然扮演两种角色,保安队和仪仗队。正因为锦衣卫和皇家威仪、皇帝安全这两件最重要的事情挂钩,所以锦衣卫的地位和待遇,也是其他部门不能比的。比如,“锦衣”二字就能看出他们的衣着华丽。还有两样东西:飞鱼服和绣春刀。受影视作品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这两样东西是锦衣卫的标配。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锦衣卫成员都能拥有飞鱼服和绣春刀。这两样东西象征着皇家的荣耀,是需要赏赐的,穿戴、佩戴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只有重大活动,像是皇帝祭祀和出行时,飞鱼服和绣春刀才会出现。电影里锦衣卫穿着飞鱼服、提着绣春刀出去砍人,是不现实的。而且在待遇上,明成祖时期锦衣卫将*每月领取作俸禄的粟米升,其他编制中类似等级的*士每月只有60升。二、锦衣卫给明朝皇帝带来了哪些收益?1.监督群臣,也就是让锦衣卫扮演起“特务”的角色。比如初期的胡惟庸案,前前后后有三万多人被株连。明朝以前,比较完善的司法系统已经形成,明朝也有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这三个机构要相互配合,刑部负责审理,都察院负责纠正,大理寺负责驳回,尽可能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但胡惟庸案,朱元璋完全跳过三法司,亲自操刀处理。通过胡惟庸案,朱元璋不仅打击了功臣系统,而且借机调整了国家权力机关,比如废除宰相制度。以后,明朝皇帝便能更加明目张胆地干涉国家司法事务。皇帝亲自过问督办,具体的事情锦衣卫来做,三法司无权过问,所以他们审判官员时非常狠,锦衣卫的诏狱有一个别名叫“天牢”,这不仅意味着这是上层人士才有资格进的监牢,也意味着,只要进去就会升天,很难活着出来。诏狱的刑法极其残酷,比如上夹棍、剥皮、断脊、刺心等等。2.皇帝们经常派自己的私家班底锦衣卫插手各种*府事务。在第五任皇帝明宣宗时期,锦衣卫就干起了类似于警察的工作,抓捕盗贼。后来,锦衣卫不仅在京城附近抓捕盗贼,业务区域还扩展到四川、湖广、江西一带。锦衣卫甚至还参与外交事务,比如朱元璋统治后期,锦衣卫就招待过西北方来的进贡者。3.锦衣卫还能作为“工具人”,满足皇帝的各种特殊需求。比如,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跟大臣关系不太好,锦衣卫就经常会扮演打手的角色,给大臣打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兴趣太广泛,比如喜欢养珍禽异兽、玩*事游戏,锦衣卫就得跟着皇帝搞角色扮演。三、锦衣卫让明朝背负什么样的成本?1.沉重的财*压力。锦衣卫是皇帝的私人班子,朱元璋统治后期,锦衣卫的规模迅速壮大,成为锦衣卫成员,他们的田赋可能会减半,这相当于吃饭的人多了,交粮的人少了,财*负担进一步加重。2.干扰官僚系统。由于锦衣卫是个肥差,很多权贵人家,甚至皇亲国戚都想挤进去,分享权力和财富。兵部在选人的时候,迫于锦衣卫官员的压力,不得不降低考核标准。到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的时候,锦衣卫甚至一度取消五年一次的**考选,结果是锦衣卫系统和官僚系统进一步混乱。后来,锦衣卫成为了皇亲国戚、勋臣子弟的养护所。后来,皇帝也把锦衣卫的一些职务,作为一种赏赐,通过这种利益共享的方式来稳定朝纲。3.加重了皇帝的管理负担。明成祖朱棣很喜欢一位锦衣卫官员,纪纲,他后来伪造诏书,勒索过食盐、牛车,甚至官府的船舶。 ,他竟然收藏龙袍、*,在家里要求别人称呼自己万岁。没等纪纲造反,朱棣就把他铲除了。自此,朱棣对锦衣卫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他又找到一些可以信赖的代理人,帮自己盯着锦衣卫,这就是宦官,东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设立的。后来,皇帝连东厂也不信任了。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就设立了西厂,让他宠信的宦官监视东厂、锦衣卫以及百官。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又设立了一个内行厂,侦缉范围更大,除了监视锦衣卫、东厂和西厂,还监视普通的臣民。在追求集权的驱动下,明朝的国家肌体变得越来越臃肿、病态。对于国家系统来说,锦衣卫本来就是个肿瘤,不属于的正常躯体,而宦官的加入无异于增生了新的肿瘤。锦衣卫、宦官和各个派系的大臣纠缠在一起,给明朝统治造成巨大的专制成本,加剧了明朝灭亡。问题:怎么避免 的权力导致 的腐败?如何有效地限制权力?==================================这是今天北京早上的天空。==================================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usx.com/fyxx/6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