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康熙皇帝住过,精致非

皇家看故宫,官家看皇城。故宫之美,举世无双;皇城之美,古朴精致。在中国的记忆里,不应只有皇宫的记忆,也应有民间的回忆。

在中国古人看来,一生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院子,是无比荣耀的。春有野花开满园,冬有积雪浮楼端,不像皇宫那样金碧辉煌,但只愿在 繁华外,静守岁月。

民间的古城,总给人一种惊喜。绕过一条河流,翻越一座大山,你便可能发现一个深藏在一角的“ ”。“皇城相府”,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皇城相府,静静地处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一个名叫北留的小镇里,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北方 文化巨族之宅”。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

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

皇城相府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年—年)间的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乾隆皇帝曾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给予褒奖。

如果不是亲见,很难想像,在这群山之中、*土之上,还能完好存在如此的豪宅巨室,像一座青灰色的宫殿,傲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

皇城相府,枕山临水,依山而筑,由内城“斗筑可居”和外城“中道庄”两部分组成,从整体平面来看,似一只头北尾南的神龟,轮廓鲜明,因有“龟城”之说,寓千秋永固之意。

皇城相府总面积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9落,房屋余间设道城门,四通八达,有关卡可守,形成了外城包内城,内城套外城,内外连环套,稳固保安全的坚固堡垒。

在皇城相府里有前堂后寝,内府花园,楼阁亭榭,小院小楼,设计精巧,错落典雅,有一种北方人家的磊落大气,也不失江南人家的精致巧妙。

一座古城,就是一本古书。它把曾经的风雨烟云不动声色地嵌入字里行间,在临风开卷的时候,让身处其间的人们浑然置身在历史的瞬间,从时间的褶皱里品读沧桑。

外城中道庄

外城”中道庄“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年),紧依内城西墙而筑,基本呈正方形,比西城略短,东城内主要建筑为陈廷敬府第、冢宰第、大学士第,配套建筑有书房、花园、小姐院及管家院。

相府大门外有一大一小两面三刀座功德牌楼,城墙以南有南书院、花园、状元桥、飞鱼阁、八卦亭、祖师庙等。止园书堂,为三进院落,占地平方米,为旧时陈氏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

内城斗筑居

内城“斗筑居”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年)为避战乱而建。共设五门,墙头遍设垛口,重要部位筑堡楼,城墙内四周设藏兵洞,为战时家丁、垛夫藏身小憩之用。

位于内城北部的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是崇祯五年为抵御流寇侵扰,由陈家昌言、昌期、昌齐三兄弟合力建造。

河山楼高达七层,可同时容纳千余人避难,层间有墙内梯道或木梯相通,底层深入地下,备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如此的高度与规模在明清建筑中极为少见。

登上城墙,看皇城静穆无言,那些飘散在历史烟云里的豪杰英才早已远去,只有那古老沧桑的建筑依旧美丽着……

来源:古典书城

▼『好物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美好









































白癜风 治愈方式
北京 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usx.com/fyxx/4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