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裕燕:折翼飞鱼的成长之路中国姑娘蒋裕燕在昨天的杭州亚残运会女子50米自由泳S6决赛中,以33秒44的成绩夺金并打破了赛会纪录。在当晚的混合4×米自由泳接力34分决赛中,她还同队友一起夺冠并打破了亚洲纪录。这位网友心中的“折翼飞鱼”是如何炼成的?年,蒋裕燕出生在浙江绍兴。3岁时,一场车祸让年幼的她失去了右臂和右腿。尽管遭遇不幸,但蒋裕燕没有自暴自弃,家人依旧送她到全日制学校就读。从小到大,老师和同学们并没有把她区别对待,她就是一个健康成长的普通孩子。蒋裕燕小时候学写毛笔字。为了帮助女儿更好地康复,妈妈给蒋裕燕报了一个暑期游泳兴趣班,也正是这个兴趣班,把蒋裕燕的人生带向新赛道。教练觉得她很刻苦,便推荐她报名参加市体校。之后,蒋裕燕师从绍兴市体校游泳教练单永刚。单永刚曾说,这是他收的第一个残疾人学生。
蒋裕燕具备一流运动员的潜质,虽然身体不便,但有股不服输、顽强拼搏的精神。初学游泳时,蒋裕燕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无法掌握身体平衡,游起来十分吃力,“浮起来就不受控制,停下来便直沉到底”。别人都从蛙泳学起,而她只能直接学自由泳。“即便是现在,蛙泳的成绩还是不太理想。”。通过不断努力练习,蒋裕燕逐渐找到单侧发力的诀窍。在进行针对性训练后,她逐渐展现出游泳天赋,泳技也有了飞速进步,甚至比其他小孩学得更快。别人三个月的训练内容,她一个月就能完成,是真正的“如鱼得水”。蒋裕燕喜欢游泳的原因很简单,“在水里像鱼一样。鱼有一条尾巴,我有一条腿,进退起伏丝滑,可以在水里享受自由。当我在水中,我就不需要拐杖!”。尽管遭遇不幸,但蒋裕燕始终坚持要过正常人的生活。她曾说过,“我一只手一条腿游不过别人,那我就要更努力,尽全力。
”在年里约热内卢残奥会女子50米自由泳S6决赛中,蒋裕燕以34秒09的成绩斩获金牌。这是蒋裕燕第一次参加残奥会,也是中国队在本届残奥会上的第一枚游泳金牌。而在本届亚残运会上,蒋裕燕已斩获7金1铜。她的成绩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对她一直追求的“残而不废”精神的最好诠释。蒋裕燕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要勇敢地迎接挑战,在逆境中不放弃,不屈服,不言弃,坚持自己的梦想。总之,蒋裕燕的成长之路不仅仅是一个残疾人的励志故事,更是一个能够打动每一个人的成长故事。她的成绩是对自己努力付出的最好回报,也是对我们展示出残疾人的力量和价值。祝愿蒋裕燕在未来的比赛中再创佳绩,为中国体育事业继续添彩。蒋裕燕:用游泳打破舒适圈作为运动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而如果还有残疾这一层特殊的身份,训练和比赛就更具挑战性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缺少右臂的运动员——蒋裕燕,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不断打破自己的舒适圈,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成绩。年,蒋裕燕加入了浙江省残疾人游泳队。她需要接受更加严格的训练,每天至少游1万米,如果成绩不达标,还要加练。游泳时,蒋裕燕需要掌控肢体运动的节奏,保持精准连贯才能让身体上浮。由于只有左臂,她在50米自由泳比别人多划11下,而她的“水感”并不是很好,身体在水里显得很重。但是,蒋裕燕非常要强,会和男生比,会和比她残疾级别轻的男生比,她会认真地研究技术,找到自己的不足点。她的教练说,蒋裕燕是所有教练都期待的“理想运动员”,不仅底子好,而且甘愿接受训练的苦和累,甚至享受比赛带来的压力和挑战。蒋裕燕的勤奋努力得到了回报。
14岁时,她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斩获6金1银;年雅加达亚残运会上,她获得3金1银;年东京残奥会上,她作为中国代表团里最年轻的运动员,获得了2金1银1铜的好成绩,并打破了3项世界纪录。在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蒋裕燕作为运动员代表宣誓,受到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