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新民晚报」◆厉苒苒他是“苏神”心目中的“苏神”。昨天,根据前残奥冠军苏桦伟为原型的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上映。片中主人公苏桦伟从生下来就被医生断定这一辈子,都要被人照顾。然而,这位几乎不能行走的少年,最终成为田径跑道上的飞人。打破世界纪录、勇夺残奥会三金,他被人称作“亚洲阿甘”。就连中国飞人苏炳添都曾说,自己心目中的“苏神”是苏桦伟。类似苏桦伟这样的故事,在本次东京残奥会也比比皆是。乒乓赛场上,埃及的易卜拉欣·哈马托用嘴击回命运的球;一池碧波中,“无臂飞鱼”郑涛用嘴咬住毛巾出发,用头撞击终点,独揽四金;成为东京残奥闭幕旗手,轮椅上的张雪梅带领队友们一起创造了历史最好战绩,在轮椅篮球赛场收获一枚银牌……用虽残缺却矫健的身姿与不幸的顽强对抗,他们用不屈的灵魂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可能。我们更看到一个个充满温情的动人画面,赛道上的求婚、领奖台上的俯身……这些是人心的温暖,更是奥运精神闪耀的光芒。如果说,奥运会赛出的是人类最巅峰的躯体,那残奥会决出的则是人类最不屈的灵魂——体育给人以奋发昂扬的激励,体育更能给曾经黑暗的岁月带来光明,给人心带来激励。东京残奥会的口号与东京奥运会相同,叫做“情同与共”。它传递出奥运会及残奥会的核心价值,也包含着对创造一个健全人与残疾人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美好世界的希冀。残奥会不仅仅是放飞梦想、展示自我的舞台,它更是倡导“残疾人与健全人同属一个世界”的平台——对于残疾人运动员而言,比给予他们掌声和鼓励更为重要的,是给予他们人文关怀与尊重理解。今晚,圣火将再次在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熄灭。疫情之中的特殊奥运、残奥,延期一年的体育盛会注定将永远铭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无论是对人生的黑暗低谷还是疫情的侵袭阴影,体育,一直都是黑暗隧道尽头的那束最耀眼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