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好用嘉品推介
美树嘉评介:
适合懂得拔罐的人自己或给家人使用。主要优点是安全,方便,干净。也不贵,还送刮痧板。
不过还是要根据个人情况注意时间哈,反正随时可弄,别一下搞太猛, 上个闹钟提示一下。
文中附了简单穴位指南,页末有个艾灸器也不错,目前为止没有收到过不好反馈。
下面是广告
X
-
去年里约奥运会期间,“飞鱼”菲尔普斯在社交网络上放出自己拔火罐的照片,并宣称这种疗法能让自己的肌肉得到放松。
拔罐在中国历史悠久,西汉时期就有“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以后的火罐疗法,且仅是作为一种普通的手术方式。
而且拔罐疗法并非中国独有,在西方古医学中,拔罐被叫做杯吸,牛角杯、玻璃杯在都曾是杯吸的主要工具。
如今拔罐也是很受欢迎。通过拔罐这种保健手法,我们能够将身体之中的寒气以及湿气从皮肤组织中祛除,长期如此精神自然也会越来越好。
如果身体出现了腰间盘突出或者是关节出现了损伤,那么使用拔罐这种方法也能够很好的减轻疼痛,长期使用身体也会慢慢变好。
可是拔火罐不易,且拔且珍惜。无论是竹罐还是玻璃罐,都显得十分笨重,操作繁琐,最重要的是容易烫伤。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款“无火拔罐”神器——花色拔拔花罐。它利用真空负压原理,无需明火就能享受和传统拔罐一样的理疗效果。
先来看看它所获得的奖项吧!它秉着“重新设计身边物”的理念,创新实用,吸引了国际化评审团的眼球,入选了中国好设计奖。
成功设计奖证书:
除此之外,它也凭借着极具个性的外观获得了外观专利:
传统养生
对于拔罐,人们使用得最多的大概就是它能祛湿、驱寒功能。
秋冬季节长期待在室内,手脚血液不畅通,此时就需要拔罐使体内经络顺畅,加快血液循坏,能够有效促进身体健康。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炎症、关节损伤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想要缓解久坐造成的腰酸背痛,那么在髂骨以上,脊柱两侧定罐四个(拔罐),每次10-15分钟,2-3天拔一次,这样就能有效缓解疲劳。
但是你造吗?就是这样传统的医疗方式,已经被办公室的萝莉御姐们用来瘦身了。
她们深谙: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美腿得人心。爱情的巨轮说翻就翻,船是正经船,你自己多重心里没点B数么?
于是,古老的中华智慧再一次回荡,瘦腿界大门的钥匙再一次被找到。不管你是大象腿还是水肿腿,拔拔花罐都能让你变成大美腿。
随时随地瘦腿
你可以一边做家务一边瘦小腿。
比如在拖地的时候,在脚的两侧贴上花罐,挤压小腿肌肉,就能促进脂肪软化,瘦下来绝不是事!
它还可以消除脚部疲劳。
当你在外奔波一天劳累,可以把花罐吸在膝盖肉肉的地方,然后做腿部屈伸,就可以顺利消除水肿。
你还可以在办公室瘦小腿。
在小腿的内侧和外侧各贴上1-2个罐子,然后做着踩脚踏车的动作,就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浮肿啦。
无需明火,安全方便
拔拔花罐使用也不复杂,单手就能操作,一翻一按,操作简单。
小伙伴会问,这么简单的东西,使用会有效果么?
它采用真空负压原理,造成局部淤血,使用10分钟就能出痧。能够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风散寒。
办公室美女BOSS实测5分钟的效果
这里科普一下负压原理,类似于市面上用的抽真空拔罐器,通过挤出空气,造成压强差,进而吸附在皮肤上。但拔拔花罐比抽真空拔罐器方便,没有多余的气泵和抽气抢。
而且由于拔拔花罐要和肌肤紧密接触,采用硅胶制作,跟婴儿奶嘴一样的材质,经FDA美国药监局鉴定为食品级硅胶,常用于婴儿奶嘴,耐高温°,耐低温-40°,进微波炉、烤箱也不会损伤,但不能用火烧的哦!
而且使用公共场所的拔罐器,虽然会有消*标识,但还是会担心卫生问题。拔拔花罐可以用度热水煮来消*,使用更放心。
由于硅胶的柔软性,拔拔花罐清洗起来无死角,可用沐浴露,酒精等清洗,并且怎么翻折都会恢复原状的。
值得一提的是它那小巧的身材,想带去哪就带到哪里。出行使用十分方便,随身携带轻轻的它,想拔就拔。
花色优品为新媒体开发的 全家福套装,三种尺寸适合不同部位,还赠送一把价值58元的羊角刮痧板。
对于那些工作压力大的小伙伴,经常会出现腰膝酸软、浑身乏力、失眠多梦、抵抗力降低等现象,这些都是肾气不足导致的。
正确使用拔拔花罐可以提高免疫力,使肾气充足!分别在命门穴、肾俞穴定罐五分钟,促进腰部血液循环,提升肾气。
①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位于肚脐的正后方。
②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在命门穴两侧。
这样的“保健”神器,无论是购买自用还是送长辈都是不错的选择。
有了拔拔花罐,就像拥有专人“理疗师”,以后肩膀胳膊酸痛再也不用愁了!
附:人体穴位的基本常识
穴位、经络是经典的传统文化之一,许多具有道医情结和武术情结的人对它都有极深的印象和好感。人体有个穴位,穴位与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穴位按摩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但是,普通百姓真正了解穴位的并不太多。在自我健康意识越来越凸显的今天,进行自我穴位按摩或给家人保健按摩非常有必要,也是一个健康好习惯的形成。
一、基本常识
麻
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木
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酸
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胀
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
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痛
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痒
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
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二、10大重要穴位的功能
足三里
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
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
为明显。
主治:
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
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
关元穴
一是培根固元。
二是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三是补虚固本。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主治:
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中脘穴
一是能调脾胃;
二是能降逆化滞。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主治:
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内关穴
一是能理气活血;
二是能安神定志
主治:
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
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
合谷穴
一是能清热解表;
二是能疏筋散风,通降肠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热镇痛。
主治:
感冒、咳嗽、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分裂症;肠炎、痢疾、痔疮、小儿脱肛、牙痛、鼻炎、鼻出血。
扁桃腺炎、结膜炎、耳聋、急性肩风湿、五指痉挛、难产、麻疹、多汗、失语症等。尤其对感冒后引起的头痛治疗效果更佳。
涌泉穴
一是清脑醒神,
二是安神定志,
三是清热散风。
对此穴位经常拔罐,可以导引肾经虚火及上焦浊气下行,并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可以降血压,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肿的作用。
主治:
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癔病、精神病、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扁桃腺炎、咽炎、咳嗽、鼻衄、*疸、胃痛、水肿、阳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疹、疝气等。
阳陵泉穴
一是通筋活络;
二是疏经利节;
三是清热利胆。
主治:
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关节炎、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腓神经麻痹、脉管炎、类风湿、腰痛等病。
也是治疗肝胆疾病的要穴,对肝炎、胆囊炎、*胆的治理作用也较好。同时还对高血压、癫痫、遗尿、脚气等病有治疗作用。
风池穴
一是清心明目;
二是清热散风;
三是通窍活络。
主治:
脑血栓、脑震荡、脑膜炎、健忘、癫痫、精神病、偏正头痛,失眠、眩晕、甲状腺机能亢进、落枕、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炎、视网膜炎、鼻炎、咽炎、高血压、耳鸣、疟疾、耳聋等。
殷门穴
一是通经活络;
二是疏通筋脉。
主治:
腰痛、坐骨神经痛、腰间盘突出,下肢肌肉风湿症,瘫痪。
命门穴
一是补肾调经;
二是理肠固脱。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主治:
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遗尿、腰痛、头痛、耳鸣、痔疮、便秘。
买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