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中的赵毋恤有何能耐虽为狄女之子,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飞鱼说史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其后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

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

东周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但并不能说春秋战国指的就是东周,因为从时间上来讲,战国包含的时间段要比东周长,公元前年,东周被秦国灭亡,标志着东周时代的结束,而战国结束的标志是公元前年秦灭六国。

春秋末期,曾经称霸中原的晋国公室已经衰落,掌握实权的是六位卿大夫,韩氏、赵氏、魏氏、范氏、智氏和中行氏,这些家族的卿大夫被尊称为”子“,比如,智文子、赵襄子、韩康子等等。

旧说周朝有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晋国名义上的老大就被成为“公”,后来智氏强大,就被封为了伯,比如智伯瑶,但此时晋国内部爵位的高低,如周朝的“礼”一样,早已崩塌了,“子”的爵位虽低,却有实权,“公”的爵位虽高,却只是摆设。

而我们本次要说的就是晋国卿大夫里的赵襄子。

赵襄子,名叫赵无恤(一作赵毋恤),和他的父亲赵简子,并称“简襄之烈”。

他本只是一个卑贱的庶子,为何能击败长子承袭卿位呢?因为赵无恤不单优秀,更会把握机会。

那么赵无恤又有何能耐被历史铭记呢?他虽为狄女之子,却成就了不世功业,他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创始人,关于赵无恤,我们还得从赵简子说起。

赵简子为继承人很伤脑筋。

赵简子的儿子有很多,长子叫做赵伯鲁,而赵无恤是他最小的儿子,也是最看不上眼的儿子,因为赵无恤的母亲是狄女,并且是被赵简子从敌人那里俘虏过来的,所以赵无恤从出生起已注定是地位最卑贱的庶子。

赵简子东征西战为赵氏开创基业,这让他对自己的继承人很是在意,毕竟继承人选不好,那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可就白费了。

赵简子有一个很信任的人,此人叫姑布子卿,他有一个让赵简子很信服的绝技,那就是会看相(至于他是否是为了骗吃骗喝而瞎编乱造,已经不得而知了),赵简子就把自己的所有儿子都叫来让他看,看谁能当大任,结果得出的结论是没有能做将*的人(《史记》记载:无为将*者)。

这让赵简子很是苦恼,但姑布子卿却问,他来的路上看到一个孩子,那个是不是他的儿子,赵简子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自己还有一个叫赵无恤的儿子没有让大师看相,于是迅速叫来赵无恤,姑布子卿看了赵无恤之后得到的结果就是,此真将*矣。

会把握机会的赵无恤。

姑布子卿看相的结果,并没有让赵简子立即废了长子伯鲁,改立赵无恤,因为赵简子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他不会因为“大师”的言论左右自己的判断。

但是姑布子卿的言论却让赵简子注意到了这个地位卑贱的庶子,既然要选继承人,相应的考核那是少不了的,赵简子就把自己一生的经验写在竹简上,分发给儿子们,并对他们说,好好研读,三年后考核。

三年后,赵简子对儿子们来了一次突击测验,测验的内容就是竹简上的东西,结果长子伯鲁以及其他儿子都支支吾吾,对答不上来,问到赵无恤的时候,他却对答如流,当问到给他们的竹简去哪了时,只有赵无恤从袖子里拿了出来,原来赵无恤这三年来,一直都随身携带着。

理论考试赵无恤拔得头筹,接下来赵简子又来了一次实践考试,他对儿子们说,自己在常山(今五岳之一恒山)藏了一个宝符,谁能找到就重赏,结果只有赵无恤找到了,只是他的儿子们没有想到,这个重赏不是钱财宝物而是赵氏的社稷。

赵无恤承袭卿位。

赵无恤真在常山中找到宝符了吗?其实没有,那赵简子放没放宝符呢?其实也不见得,不过即使放了,要在大山中找出来,也是不可能的,那赵无恤找到的宝符是什么呢?

是狄人居住的代地,赵无恤就对赵简子说:从常山上看代地,一览无遗,如果从此地进攻,可以将代地收归囊中(《史记》记载: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让赵简子看到了家族继续强盛的希望,于是果断废了长子伯鲁,把赵无恤立为接班人,废长立幼其实一直是家族或皇室宗族的大忌,但幸亏赵简子不按常理出牌和赵无恤的优秀,让这一大忌,转变成了赵氏的新希望。

说到这,可能就会有伙伴有疑问了,为何赵无恤说了取代地就会让赵简子大为刮目相看,从而废长立庶呢,这是因为代地是赵简子做梦都想要的土地,因为此地不仅有土地,人口,更有驰骋沙场的真正战马,得到此地,赵氏将真正强大,而赵无恤继位之后,立即夺取了代地,成就了不世之功,具体他是怎么夺取代地的,我们下次再说。

飞鱼说:

卑贱庶子为何能击败长子承袭卿位?这是因为赵无恤不单优秀,更会把握机会,有道是机会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赵无恤对于赵简子设置的考验,每次都牢牢地把握住了,不似其余诸子的纨绔,赵无恤从小就敏而好学。

”简襄之烈“中的赵毋恤有何能耐?他虽为地位低下的狄女之子,却成就了一番不世功业,赵氏如果没有他力揽狂澜,那么在和智氏的斗争中,赵氏会和范氏、中行氏一样提前走下历史的舞台,那么晋国或许就成为智氏的晋国了。

赵襄子对于哥哥伯鲁也一直比较愧疚,认为是自己抢了伯鲁的位子,自己是赵简子废长立幼而承袭卿位,他一直觉得不妥,为了化解这种矛盾,他把伯鲁的孙子赵浣扶持上了首领之位,这就是后来的赵献子,三家瓜分晋国之后,是为赵烈侯,由此可见赵襄子胸襟之广。

赵简子和赵襄子的时代,其实就是晋国内部六卿夺取*权的时代,赵襄子在一系列的*治斗争中,注重团结内部,又不忘对外扩张,屡次化解矛盾,使赵氏在极其不利的局势中反败为胜,最后而成诸侯,可以说他是当之无愧赵国的创始人。

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文献:《战国策》、《史记》、《春秋》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usx.com/fyxx/12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