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就想要飞奔的感觉
“在了解需求后,我脑中立刻浮现出一个飞奔的形象。”设计之初,工业设计团队就面临了一个选择,是常规的双侧立柱设计,还是采用新颖的单侧立柱设计?
选择双侧立柱无疑是最稳妥的选择,可以借鉴之前产品的经验,少走很多弯路。
“我们并不想要循规蹈矩,而是以灵活实用为出发点。”回想到产品经理在提出飞鱼这款产品的概念时,就是想要做一款解决中式快时尚、休闲餐饮场景下窄小通道痛点的产品,其首要的特点就是灵动。
单侧立柱的设计,视觉重心能聚焦在靠近立柱的一侧,从视觉上带来飞奔向前的动感,由此带来的°大开角,不仅视野开阔也便于顾客取餐。大胆创新必然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团队成员一致决定,迎难而上。
02
将灵巧进行到底
单侧立柱的优势显而易见,但由于缺少另一个立柱支撑,势必会牺牲一定的稳定性。打磨出一款兼顾二者平衡的产品,是研发飞鱼的工程师们必须攻下的课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结构团队依据物理计算,反复测试底盘高度,寻找美观与稳固的平衡点。机身部分则采用全新的钢架设计,调整立柱与托盘的尺寸对比,并通过引入更高工艺的焊接技术将托盘与立柱固定,保障托盘在产品行驶过程中,不会出现摇晃。
随着结构方案的确定,飞鱼的外观形象逐渐明晰。为了在保持灵巧外观的同时将机器人送餐回盘功能发挥到 ,团队在机身高度上也下了一番功夫,最终确定了.8cm的*金高度,充分适应中小型中式餐厅的多元环境。
不仅如此,从正面来看,两侧凸出的托盘像是一双小翅膀,搭配上全色RGB的氛围灯光,行走中的飞鱼真有一种御风飞翔的画面感。在送餐时,灯光、语音与动画的多模态交互提示,让它成为餐厅中最靓的仔。
03
鱼飞向北海,可以寄远书
在历经设计、研发、测试的重重考验后,一个命名创意引发了大家的再度讨论。
在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曾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一文,后世便流传出“鱼书”之说,寓意用鱼来传递书信。唐代诗人贾岛根据此寓意,用“鱼”来传递思友之情,写出了“鱼飞向北海,可以寄远书”的名句。
“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吉祥如意,古人以“鱼”来传递思友之情,将书信传递给友人,沟通联络情感。如今飞鱼传递承载心意的菜品和物品,传递稳定安全的服务。虽然此鱼非彼鱼,但是都饱满浓浓的情感传递追求。
在诗中,贾岛用“飞”来形容其迅疾之貌,表达出渴望与友人沟通信息的迫切心情。飞鱼中的“飞”有速度快,效率高之意,这种高速运行离不开擎朗自主研发的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系统,让飞鱼运行如鱼得水。
同时,这里面的飞也不仅意味迅速,还有安全抵达之意。飞鱼所采用的的2+1双目视觉方案,能够在°的超过视角下动态勘测障碍物,仿佛如鱼儿在水中一样,灵动且机敏。
飞鱼的故事远不如此,它的背后凝结了上千擎朗人对机器人的热忱与汗水。“鱼飞向北海,可以寄远书”,目前,飞鱼已经进入各大餐厅,助力实现智慧无人配送,而擎朗产品团队也正在为下一款机器人产品继续奋斗,擎朗的故事还在继续……
擎朗的脚步不断前行。接下来,将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文章,带领大家走进擎朗的机器人世界,了解不一样的擎朗智能。
欢迎大家把对擎朗机器人的看法分享在评论区中,点赞最多的评论(截止于3月8日)将会获得惊喜小礼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