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孩子太安静也可能是多动症这种缺陷更

多动症一定是活泼好动吗?安静的“多动症”会有哪些信号?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家长和学校还可以做些什么?

文/北京科技报记者马思遥编辑/吉菁菁

杭州某小学三年级的小娟(化名)成绩一直不理想,父母很着急,在通过和其他的父母交流得知,平时别的孩子一个小时的作业,小娟则需要用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完成。这让小娟父母一度怀疑孩子智商有问题。医院的相关部门咨询,在经过一系列的关于注意力、视听方面的检查后,最终结果让小娟的父母大呼意外:小娟不仅智商没问题,而且高达,大大超过了三年级孩子的智力水平。不过最让小娟父母不敢相信的是,平时生活中看上去安安静静的小娟,竟然被医生确诊为多动症患儿。

怎么可能呢?自己的女儿根本不好动,平时就是到家就是写作业,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看书,不蹦不跳怎么会是多动症?

不分“好动或安静”

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

其实小娟父母的疑问也是大多数家长的认知,一般而言,如果自家的孩子长期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一分钟都闲不住,总是上蹿下跳,家长就会责备:“你是不是多动症?”似乎“上蹿下跳”已经和多动症划上了等号,其实,多动症的症状并非那么简单:孩子过于活泼好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相反,喜欢安静的孩子,也有可能患上多动症。

多动症的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最常见儿童少年时期的心理行为疾病。主要分为三种不同类型: 种多动;第二种注意力缺陷;第三种为注意力缺陷混合多动。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宋艳介绍,在多动症的临床表现中,混合型多动症约占总数的50%,注意缺陷型约占总数的40%,还有10%的多动症患儿表现为冲动。

宋艳表示,并不是所有的ADHD患者症状都表现为多动,现在越来越多的是注意力缺陷。患儿看上去可能很安静,但是孩子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上。比如上文提到的小娟就属于典型的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表面上看起来安安静静,不吵不闹,但注意力完全不集中,大脑已经在思考其他的事情了,同时患儿无法进行自我控制,这也就是小娟完成作业需要比别人更多时长的原因。

好动和ADHD有啥区别?

专家称要从三方面多留意

并不是孩子的活泼好动就是ADHD,家长要明白“好动≠多动症”。ADHD的诊断十分严谨,需要经过一系列注意力、视听、心理等测试,才能下定论。

在美国,患儿在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之后,需要两名医生同时在场且均诊断为ADHD,才能断言其患病。而对于家长而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以进行正确辨别和区分。

中国医院医院神经科主任王三梅主任介绍说:“注意力缺陷需要孩子在两个以上的地点都不能集中注意力,而且至少要持续半年以上才能去诊断,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但是时间比较短,还不足以诊断;其次,ADHD患儿缺少持续的注意力,不能坚持完成长时间的任务,大脑回避持续的脑力劳动;再次,行为冲动,经常多话、插嘴不能耐心听别人讲话,容易干扰别人。以上三个特点,在外在表现上都可能出现并不多动,很安静,但是确确实实属于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的症状。最主要的还是这些特点要在多个地点发生,同时持续半年以上,就可以考虑检查诊断孩子是否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此外,中医院神外二科、神外四科主任王林认为,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社交活动:“在多动症患儿中约有1/4并没有活动过多的症状,这类孩子平时并不多动,甚至看上去挺安静,没有过多的小动作,但注意力不能集中。这样的孩子一般性格较内向、固执、不灵活,而且容易冲动。平时总喜欢独自一人玩,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多动症患者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尽早诊断并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那么进入学校后他们往往可以更好地适应。(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如何区别孩子的好动是单纯活泼还ADHD的症状,宋艳建议,家长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观察。首先ADHD患儿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而好动的孩子在所感兴趣的事物上面是能够专心致志完成的;好动的孩子虽然活波好动,但是行为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ADHD患儿的行为多呈现冲动式、杂乱式,有始无终;好动的孩子在严肃、陌生的环境里具有自我控制能力,ADHD患儿不能克制自己,常被指责“不识相”。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上三个特点,家长该注意也许并不是孩子天性好动,可能是ADHD。

多动症成因复杂且发病率高

但完全可治愈

据宋艳提供的一组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约有8%~12%的人患有ADHD,在中国这个数字是5%-10%,也就是说中国目前有-万已知或隐藏的ADHD患儿。按性别来看,男性患儿要显著多于女性患儿,比例在4~9:1。

部分家长认为多动症不必治疗,孩子是因为顽皮玩心重,好奇心强,才会表现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随着年龄增长自己就好了;而另外一些家长由于缺乏对多动症全面了解和认识,在得知孩子患病后,产生了紧张焦虑的心理。专家指出,这两种心态都不可取,ADHD虽然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但完全可治愈。

▲一般孩子年龄达到6岁以上,才能做多动症的诊断确定。对于学龄期以及青春期的多动症患者,美国儿科学会版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仍推荐药物和行为干预双管齐下进行治疗。(图片来自网络)

多动症如果不及时治疗,30%-70%的病例会持续到成年。虽然随着年龄增长,患儿生理机能的成熟,“多动”症状会好转,但是注意力缺陷的情况可能会伴随终生。宋艳表示,由于青少年时期多动症造成了行为异常、学习成绩差,会对孩子性格造成影响,65%的ADHD儿童会有一个或者更多的共患病,如品行障碍、焦虑障碍以及抑郁症等。

中医院神外二科、神外四科王林主任介绍:“多动症成因复杂,目前没有明确说法,参考六种可能的致病因。”

遗传因素:

目前研究表明该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度为0.75-0.91,遗传方式尚不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该障碍和多巴胺受体基因的多态性有关。

神经生理学因素:

该类型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主要为慢波活动增加。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发现慢波功率增加,α波功率减小、平均频率下降。提示该障碍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大脑皮质的觉醒不足。

轻微脑损伤:

母孕期、围生期及出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轻微脑损伤可能是部分患儿发生该障碍的原因,但没有一种脑损伤存在于所有患儿,也不是所有有此损伤的儿童都患该障碍。

神经解剖学因素:

该障碍患儿存在胼胝体和尾状核体积的减小,患儿尾状核、额区、前扣带回代谢减少。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如经济过于贫穷、父母感情破裂、教育方式不当等均可增加儿童患该障碍的危险性。

其他因素:

可能与锌、铁缺乏、血铅增高有关。可乐、咖啡、食物添加剂可能增加儿童患该障碍的危险性。

爱和药物同样重要

家长学校共同管理

如果孩子被诊断为ADHD,一般而言,用药物介入,影响孩子的神经递质的分泌就可显著改善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多的症状,从而达到改善行为的目的。患儿随着行为的改善,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高,随着情绪的稳定,与同学之间的冲突也会减少。因此,药物治疗间接地促进了儿童的心理发育。

▲多动症的治疗主要通过单用药物或配合行为、心理治疗来实现,其中药物治疗是基础。通常服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和提高注意力的药物(俗称聪明药),让神经细胞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从而增加了神经细胞间的传递信息功能,能使患儿增加自控能力。(图片来自网络)

家长应该在药物的帮助下,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模式,同时还得改善家长的一些对孩子教育的一些模式态度的一些改变,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基本上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能够减药,孩子逐步回归正常。

据调查,约70%的多动症患儿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3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终身。不过,孩子得了多动症家长不必过于忧虑,因为患病并不意味着孩子之后的人生道路就黯淡无光。其实,世界上有很多名人在童年时期也曾是多动症儿童,但是这对他们在其他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毫无妨碍。

▲达芬奇、毕加索、凡高、飞人乔丹、飞鱼菲尔普斯、海明威、莫扎特、贝多芬、洛克菲勒、哥伦布、希区柯克、斯皮尔伯格、汤姆·克鲁斯,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巴顿将*、苏格拉底,丘吉尔、拿破仑…这些留名青史的伟人,小的时候都是多动症儿童!(图片来自网络)

王林主任建议家长:“首先应该了解多动症的特点,对于多动儿童的要求,切莫像对待正常孩子那样严格;其次,把过多的精力引导起来。对于这类活动力过多的儿童要进行正面的引导,使他们的过多的精力能发挥出来;再次,加强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对于这类儿童应逐步培养其静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还要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培养患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学校方面,宋艳教授建议学校要多和家庭沟通,了解孩子是否患有ADHD。对于患儿,学校可尽量安排孩子在靠近老师的区域就坐,老师要及时纠正孩子的“走神”,鼓励孩子的正面行为,讲课多使用图片、视频等信息刺激量大的方式吸引孩子注意,促进课堂的互动性。而家长要认识到,并非孩子的性格或品质有问题,而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发育性障碍,要用耐心和关爱,陪ADHD患儿一同走出阴影。

(来源:北京科技报丨科学加客户端,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

本期编辑:李荔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拉萨哪家医院好
太原 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usx.com/fyxx/1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