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吧,鱿鱼

  文/郁健

  夜色笼罩的大海格外沉静,只有波涛起起伏伏,仿佛大海在睡梦中的均匀呼吸。突然,有什么东西跃出海面,黯淡的星光下,它们半透明的“翅膀”依稀可见。它们优雅地滑翔,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重又落入水中,溅起的水花很快被大海吞没,海面又恢复了平静。它们是飞鱼吗?不,它们是鱿鱼。是的,科学家已经发现,鱿鱼不仅会飞,而且其飞行能力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那么,鱿鱼究竟为何而飞呢?曾经有报道说,在纽约长岛附近观测到一群长鳍鱿鱼通过飞行追捕小鱼,但更多的情况则是鱿鱼被路过的船只吓到,或者为了逃避身后的捕食者。比如,幼年美洲大赤鱿就经常为了躲避成年同类的追杀而飞出水面。所以,美国学者西尔维娅·玛西亚和同事们把鱿鱼飞行的原因归纳为两个字:逃命。

  然而,奥多认为这一现象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年,一位摄影爱好者利用高速摄影系统在巴西沿海拍摄到了一组鱿鱼飞行的照片。据此,奥多和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朱莉·斯图尔特计算出它们飞行的速度和能量消耗。

  结果显示,这些鱿鱼在空气中飞行时的速度是在水中的5倍,而且一旦冲出水面,它们还能在空中滑翔很长一段距离而无需消耗任何能量。换言之,飞行是鱿鱼们长途旅行的 方式。与之前观测到的短鳍鱿鱼只在夜晚飞行的现象综合起来,奥多认为,飞行不仅是鱿鱼保存体力的秘籍,还能帮助它们躲避那些依赖视觉进行捕食的海鸟和凶猛大鱼。

  对于需要洄游而脂肪储备又有限的鱿鱼来说,节省每一点能量都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奥多的团队在研究短鳍鱿鱼的习性时发现,这些只有0.5千克的小生命会从加拿大的纽芬兰一路洄游到美国的佛罗里达。在那里,它们产下类似于胶状物的卵,这些卵会随着洋流一路漂回纽芬兰。

  奥多等人曾对短鳍鱿鱼能够进行如此长距离的洄游大惑不解。后来,他们在实验室的水池中观察到,所有的雄性鱿鱼突然消失了——和黑寡妇蜘蛛一样,雌性鱿鱼在交配后会吃掉它们的伴侣。对于一生只繁殖一次的短鳍鱿鱼来说,雄性在交配后就没有存在价值了,因此,变成配偶长途旅行过程中的燃料,无疑是它们最理想的归宿。奥多等人认为,即使有证据显示雌性会吃掉雄性,也无法解释它们如何得到这么多能量。他们推测,鱿鱼飞行的目的或许就是为繁衍后代节省每一点宝贵的能量。

  野外调查同样支持了他们的结论。斯图尔特一直在研究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美洲大赤鱿。近年来随着天敌的减少,它们的势力范围已经一路拓展到阿拉斯加北部。和短鳍鱿鱼一样,它们喜欢洄游到南方温暖的水域产卵。目前,这些鱿鱼最北面的产卵地是墨西哥的科特斯海。

  在年的研究中,奥多曾估计一只10千克的美洲大赤鱿最理想游速是1.2千米/时。斯图尔特的追踪记录则显示,其实际游速稍快,平均为1.5千米/时,其中有些甚至能达到2.3千米/时。这些大家伙们是如何高速移动的?答案只能是飞一会儿游一会儿。

——选自《科学画报》

(欢迎个人转发文章,







































治疗白癜风哪里效果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usx.com/fyjz/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