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ww.t52mall.com/m/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陆遥顾雨婷
汉服,即汉民族传统服饰;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当千年华服与千年古镇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唐代大儒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曾写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文化,早已超越美学、艺术、礼仪、制度等形式文化的范畴,凝聚了华夏民族的精神与姿态。
年,首届西塘汉服文化周揭开序幕,中华传统服饰和传统礼仪文化惊艳亮相。如今,西塘汉服文化周已成为汉服界内的盛事,吸引全国各地身穿汉服的“同袍”奔赴西塘。对他们而言,“穿汉服、游西塘”,“看汉服、到西塘”,像一种约定,更是仪式。
年12月31日至年1月3日,第十届中华民族服饰展演暨西塘汉服文化周如约而至,38项主题活动,围绕“承前启后、守正创新”,引领传统文化活动不断前行。
十年树木,古镇着力打造“汉服之都”的文化名片,持续拓展外延,走上了品牌化、常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道路;汉服文化,也为西塘穿上了一件“华服”,使之成为国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礼仪文化,展现文化自信的具体化表达。
以衣为语
打通古与今的对话
延续千年的汉服文化,到底有多美?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那是曹植的《美女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那是李白的《清平调》;“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那是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唐的多元融合,宋的清丽婉约,明的端庄持重……千年华夏衣冠,记录时代,传递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每年,在西塘汉服文化周上,这些抽象的美便有了具象的表达。
粉墙黛瓦之中,广袖飘飘;小桥流水之间,衣袂摇摇。身着马面的女子翩跹而过,身着飞鱼的小伙策马驰骋,身着交领的孩童欢快奔跑……当西塘遇上“汉服文化周”,常常能迸发出与传统想象中静谧幽深的江南水乡截然不同的热闹。
随着西塘汉服文化周活动规模的不断壮大,影响愈加深远。从第一届不足万人参与的10多项活动,发展到近几届的近30项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西塘汉服文化周累计吸引了上百万汉服同袍和传统文化爱好者参与其中。
因疫情等原因,第十届西塘汉服文化周已先后四次调整时间。汉服爱好者琪玮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