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寓意新生、包容,含有无限的可能性。乾为天、为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今,状如乾卦的古城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已然复苏。这是历史对现实无私的青睐,这是当代对往昔多情的反哺。
乾州:盛世复苏的传奇
文
聂元松
每一扇尘封的窗棂都闪动传奇的背影每一方沧桑的青石都传递历史的音讯当时间渐渐老去当繁华化作烟云荷塘依旧杨柳依依往事如约而至站在盛世的月光里
乾州建城始于明朝,其时明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大力经营西南,乾州因其战略地理位置特殊,成为明代中央统治体系中的一环。正德八年()设守备镇守乾州,古城一跃而成了驻官兵、监控镇溪千户所及竿子坪司的*事要塞。其后明朝又于万历、天启年间修筑近四百里边墙,连接铜仁、镇筸(凤凰)、乾州、永绥(花垣)老卫城。至此,乾州成为与镇筸、老卫城并列的湘西三大*事重镇,拉开了它近五百年繁盛的历史大幕。罗荣光,早年投奔湘*,光绪十四年()升任天津镇总兵。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八国联*进攻大沽炮台前夕,罗荣光已接到调任新疆喀什噶尔提督的命令,为抗击外辱,他毅然请求留守大沽口,六月十六日晚,炮台失守后,壮烈殉国,终年67岁。这位一生戎马从*的湖湘汉子,最终以生命诠释了湖湘文化的精髓。
杨岳斌(-),历任湖北提督、福建陆路和水师提督、陕甘总督。光绪九年(),法*以海轮堵我渡台海道,十分嚣张,辞官赋闲的杨岳斌再次奉诏出征。光绪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杨岳斌率*夜渡台湾海峡,与巡抚刘铭传汇合,筹布台南防备。二月底,在其统一指挥下,清*大败法*,一举收复基隆,是年,杨岳斌64岁。
抗战时期,沿着湘川公路,沦陷区的流亡学生和难民,大量涌入乾州。古城因此成为抗战时期的后方要地, 历史学家翦伯赞、 儿童文学家张天翼、中国画马“四杰”张一尊、贺龙之女贺捷生均在此寄居。在这里,难民们建校办学,开设厂店,八年的艰苦生活中与多情重义的乾州人结下了深深情谊。流亡于此的文化人张金帆先生作词、张中之先生作曲的《万溶江》、《告别万溶江》两首歌曲,曾经唱响海内,更是为乾州古城扬名天下写下了重重的一笔,那极富时代特征的情愫忧伤哀怨,不知曲尽了多少人国破家亡、山河破碎、感时忧国的心曲,一时间万溶江这条默默流过乾州古城的小河,成了所有颠沛流离的难民们寄托怀乡思旧情怀的物象。而今,万溶江粼粼波光仍在,那深流的静水成了那个时代永恒的见证。
千百年来,乾州古城的功能虽因时代风云变幻不断改变,而文明薪火却从不曾阻断,这代代传承、辈辈更新的厚重文化积淀,这汉、苗、土家三族交融、相互渗透的文明类型,这自在闲适、率真野性、瑰丽淳厚的边地风情,历久弥坚,弥足珍贵,使得乾州无愧于“边地文化明珠”的美誉。
乾州古城的建筑堪称汉文化与边地文化交融的范本。我曾无数次徜徉于乾州古城的街头,试图解读那些飞扬灵动的屋檐、古朴明快的马头墙、精雕细刻的窗棂、曲折幽深的宅院。乾州古城形成的原因有二:一为*事移民所致,二为经济移民使然。乾州古城的江西会馆万寿宫,福建会馆天后宫和衡宝会馆寿福宫,分别为江西、福建、衡阳、宝庆移民捐资修建。其中,江西移民所引起的古城民居变化尤为典型,此前古城民居以板屋、土坯屋为主,或为干栏式木构建筑。江西移民迁入后,筑砖室以居,江西民居迅速在乾州流行起来。于今,乾州古城随处可见江西天井式民居,而民居中的马头墙,则极具鲜明个性,这种以防火为目的的山墙檐角或为吉祥纹饰或为避邪图案,或庄严凝重或轻盈活泼,为古城民居带来了无穷韵味。
而古城的布局则贯穿应和着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临水依山,顺势而建,自然天成。如果说建筑是古城凝固的历史,那么,浓郁的风俗民情则称得上是乾州又一道醇厚的人文风景。千百年的文化传承与交流,已使得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各族儿女融为一体,土家苗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乾州古城原有飞山庙、火神庙、观音堂、昭忠祠、节孝祠、财神殿、龙王庙、马王庙等众多宗教场所,佛、道、儒与原始宗教信仰并存,成为人们疗治心灵创伤的精神驿站。乾州人爱戏如痴如醉,既要看,又爱唱,汉戏、阳戏、傩戏、花灯、辰河高腔、木偶皮影,一律来者不拒。乾州春会历来在湘西享有盛名,每年为迎春祈福,古城人均要举办游春活动,民间艺人们用竹条彩纸将一张张春桌打扮得鲜花盛开,桃红柳绿,春意盎然,其间龙腾虎跃,牛肥羊壮,凤飞鱼跳,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
在历经唐宋的开埠、明清的鼎盛、民国的式微,这千年的盛衰沉浮之后,乾州的成长似乎走到了尽头,它曾经的辉煌、曾经的荣耀、曾经的繁华已渐行渐远。公元年,随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乾州城头,这座沧桑历尽的古城,带着它积攒百代的陈旧气息和悲悲喜喜的历史传奇,跌跌撞撞地走进了新中国,此时的乾州恰如一个站在历史烟云中的老叟,遥望现代文明的彼岸,开始了它忧喜参半的蜕变历程。事实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始,一些有识之士就在为乾州古城的保护与恢复奔走呼吁。陈金章,出生于乾州陈氏书香门第,年率先提出保护、恢复古城的建议。舒宗庆,乾州舒氏家族后人,其《寻幽探胜话乾州》文稿,后来成为编制乾州古城恢复规划的重要参考文献。秦文庆,木匠出身,一生酷爱美术,凭着儿时的记忆,历时两年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乾州古城全景图,为恢复古城原貌提供了重要依据。
“湘西一梦六十年,故地依稀别有天……”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视察湘西,欣然作诗,感叹故地的变化。曾在乾州文庙奋发苦读的劳安女士和贺捷生将*及国立八中的学生和海外游子们,数十年后,不辞辛劳,或起自京华,或来自边疆,或远渡重洋,先后重回这梦里的小城,留连故居、母校,漫步万溶江畔,寻觅青石古城,追忆着青少年和学生时代的金色年华,并作文宣介,遂使乾州青石古城名扬天下。年,随着乾州古城保护和开发利用工程的启动,在沉寂了多年之后,乾州终于迎来了它苦苦等候了五十年的复苏契机。
而今漫步于乾州这片醒来的土地,无处不让人感到其蓬勃的生机,高起点的古城保护与高起点的新区建设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万溶江畔的古城古朴凝重,世纪大道边的新区高楼林立,东西两区风姿各异,恰似现实与历史在倾心的对话,又如历史对现实作痴情的守望。乾,寓意新生、包容,含有无限的可能性。乾为天、为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今,状如乾卦的古城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已然复苏。这是历史对现实无私的青睐,这是当代对往昔多情的反哺。乾州,一段盛世复苏的传奇!
作者简介:聂元松,女,土家族,湖南吉首人。国家二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理事、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多次荣获“沈从文文学奖”等文学奖项。
—与你,晚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