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地球在35光年外被发现,或比地球

综述

拥有宇宙航行之父称号的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促使地球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升空,开启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旅程,这位“太空航行船长”用这句话告诫我们,人类不能永远安于现状的在地球上生活,走出地球,迁往其它宜居行星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事情。

人类在有了一些探索实力之后,先是将目光放在了我们周围的这些行星上,毕竟它们距离我们更近,探索起来要容易一些。

地球3D模拟图

但是现实却给我们浇了一盆冷水,这些年间我们几乎将太阳系八大行星看了个遍,却从未发现有生命存在,那里的环境显然也不适合人类居住。渐渐地,科学家将目光放到了系外以及河外的天体之上,还真在35光年之外发现了一颗和地球极为相像的天体。

不过其体积要比地球大一些,被称为“超级地球”,这一消息使人类异常兴奋。紧接着我们就得出了以我们现在的科技实力,抵达那里至少需要61万年的结论。我们人生短短数十载,在61万年中可能早就更新换代无数辈了,说不定那时地球文明都湮没了。但是说不定未来我们就研究出了曲率引擎,制造出超光速飞船了呢?在抵达这颗超级地球之前,先来看看它有什么特点吧!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蔚蓝之星——地球

地球作为人类的襁褓,不仅孕育了人类,也孕育了无数的生命,这颗从上方看起来蔚蓝的“水球”永远都是我们的家园,即使现在人类在它的身上大肆破坏,它也依旧温柔的“托着”我们,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放纵着顽皮的孩子。

作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的地球,除了拥有生命这件事异常特别之外,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论体积大小,比不过木星,论发光程度比不过金星。可是它却占据了一个好位置,和太阳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毕竟近一点太热太亮,远一点又太黑太冷,只能说地球对于距离这件事拿捏的刚刚好,不禁让人怀疑它是不是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就早早占好位置了。

毕竟关于地球起源猜想当中,曾有其他行星想霸占这个位置,与原始地球正面相撞的经历。

地球是一个行星

被称为蔚蓝之星是因为地球表面70.8%的面积都被水覆盖,而且据目前探测到的数据来看,太阳系诸多天体之中只有地球拥有如此多的液态水。虽然不少科学家指出在木卫二的冰盖之下有着广袤的液态海洋,不过这一理论到现在都没有完整的证据来证明。所以称地球是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水星”,是完全没问题的。

地球属于行星,质量为5.乘以10的24次方公斤,直径为千米,平均密度是.85kg每平米,表面积平方千米,表面的平均温度是14℃左右,自转一圈需要23小时56分4秒,公转周期则是.天。这就是地球上“一天”和“一年”的由来。

依据放射性碳定年法来推测地球的年龄,可以得知原生地球在65亿年前就形成了,不过经过演化之后的地球应该形成于45.5亿年之前,目前地球发现的最古老岩石的年份是43.74亿年。

地表上越四分之三的面积被谁覆盖

35光年外的超级地球

这颗超级地球是年时,葡萄牙波尔图大学的天文学家发现的。他们在跟踪监测到位于南天星座飞鱼座上的有一颗红矮星,距离地球大约35光年,发现在它的周围还围绕着五颗行星,这一红矮星被命名为L98-59。

不少人可能不太清楚红矮星是什么,红矮星是现在宇宙中最多的恒星类型,也是最小的恒星,最小质量为太阳的十分之一。作为恒星,红矮星的内部也一直在进行核聚变,这使得它可以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不过温度和释放的能量都小很多,L98-89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35%,所以表面温度和释放的能量也因此大打折扣,相比太阳℃的高温,它只有℃。

人类模拟出来的“超级地球”

温度也成为了人类判定它周围行星是否宜居的重要原因,毕竟这一以红矮星为恒星的天体系统,并不像我们所在的太阳系那么广阔,如果它的能量温度太高,可能距离最远的行星都会被“烤熟”。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最像地球的那颗行星正是位于L98-59最外侧的一颗类地行星,它被命名为L98-59e。虽然它是这一天体系统的最外侧,但是却并不像太阳系位于最外侧的冥王星,能够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很少,终日处于黑暗和冰冻当中。按距离类比计算,这一行星刚好在L98-59天体系统的宜居带当中。

L98-59是类地行星

通过观测,他们发现这颗行星的质量要比地球大1倍,这可能就是它称为超级地球的原因吧。如果按照以上发现的多种证据进行推测,这一行星上存在水源和大气的概率很高,或许比地球更加宜居。但是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这不过是根据“凌日法”测定出来的结果,上面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们并不清楚,需要等到实地探测完之后才能有定论。

但是不论怎样,这颗距离我们35光年的类地行星,已经是目前观测到的距离很近的系外宜居行星了。

作为恒星的太阳迟早有一天会走向“红巨星”的发展阶段,届时人类还是需要搬出太阳系的,因此探索这类宜居行星其实是将目光放在更为长远的未来了。

人类发现“超级地球”的体积更大一些

判断超级地球的依据

其实除了上文提到的L98-59e以外,各国的天文学家在这些年还观测到不少超级地球,给它们都进行了编号,便于以后寻找。比如位于长蛇座M矮星GJ的GJd,这颗超级地球的质量是地球的6倍,公转周期约为55.7天,表面温度在零下17.8℃。

这个气温使科学家们异常兴奋,因为在零下17.8℃状态下,液态水的存在几率很高,有水就意味着有生存的条件。那么科学家们在将行星划分为超级地球时需要参照哪些硬性指标呢?

首先,这类行星一定要是类地行星,这一点就不用解释了,毕竟像木星这种气态行星从根本上就不满足“地球”的基本条件。在确定是类地行星的基础上,科学家们还会参照以下的3个属性来判断是否宜居。

“超级地球”想象图

其次,就是是否存在海洋或者说是液态水。目前发现的超级地球当中经过推测都有丰富的水源,有的液态水含量能达到30%。地球作为一颗被海洋包裹的蔚蓝之星,使得我们在系外探索时也会对这一类行星更感兴趣。

再者,就是自动调温器,这其实是指大气当中具有含量正常的二氧化碳,像金星大气中那么浓重的二氧化碳显然就不正常。那么二氧化碳有什么用呢?

二氧化碳能捕获空气中的热量,维持地球表面温度。再者,岩石和海水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封存起来,而二氧化碳的减少,就说明热量减少,那么星球就会冷却下来。

超级地球主题图片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磁场”。众所周知,地球上存在着巨大的磁场,这一磁场为我们挡住或者削减了太阳风的冲击和不少宇宙辐射。超级地球上的内部结构是否与地球相似,也有着液态金属层,是能否形成磁场的关键。

假如它的磁场稀薄或者没有磁场,那么它就没有宜居的条件了,即使前面两个条件它都有。

不少科学家认为,超级地球内部的高热量可能会融化氧化镁,当这种矿物液化和翻腾后,就可以产生磁场。

“超级地球”想象图

移居的可能性?

虽然我们的深空科技发展至今已经过去了70载,但是要飞出太阳系,到达银河系或者河外星系还是做不到的,即使L98-59距离我们只有35光年,这一尺度在宇宙当中其实已经很短了,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科技发展程度来看,飞抵那里也需要61万年。

61万年是什么概念呢?人类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据估算,不过才2到3万年,61万年代表我们要把这一历程来回走15遍左右,且不论人类的寿命只有短短几十载,61万年以后地球是什么模样都很难说了。

人类移民太空仍然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所以以当下的科技而言,移居去超级地球无疑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就算有飞船能够支持这一长途飞行,那么也不知道要几千代之后人类才能到达那里了。

因此,移居超级星球更多时候看起来像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但是现实无疑是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毕竟人类到现在连太阳系都飞不出去,更遑论飞到遥远的35光年外呢?有限的生命加上有限的科技,残忍地告诉我们或许近年内,我们都还是要在地球上度过,可是年的沧海桑田后,人类文明又会是怎样的,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想要移民去“超级地球”绝非易事

保护地球

刘慈欣的著作《流浪地球》被改编成电影之后,不少人指出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思想有着巨大差异,中国人的内心对故土总有着无限的眷恋,所以即使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也不愿意放弃这颗星球,而是想带着它走。这种“落叶归根”的观念,是我们的传统,所以虽然我们对飞出太阳系,移居到其他星球也充满兴趣,但是更在意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每一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一天中国会举办各种主题的保护地球的活动,往届的主题有:年时的水是生命的重要源泉、年的沙漠化、年的警惕全球变暖、年的提高地球资源利用率。

人类如今越来越重视保护地球了(主题宣传图片)

可以看到这些主题是因时而变的,比如年的沙漠化,那是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的沙漠化态势日趋严重,但是随着40多年的治理栽树,我们已经将态势扭转了一些,比如有名的毛乌素沙漠在治理之下已经变成了绿洲。

保护地球需要从以下的几个途径出发,首先是树立保护意识,不能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其次是加强环境保护教育,针对雾霾严重的地区做好宣传教育,比如四川省成都市在雾霾严重时推行出坐公交车免费的政策,鼓励大家节能出行。最后就是开发利用新型能源,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植树造林活动

结语

不论未来我们去了哪里,抵达了火星或者是超级地球,地球都是我们唯一的故乡,谁也不想看到故乡满目疮痍。为了在若干年后,给子孙后代创造出即使移居也有返回地球、参观“古老文明”甚至祭拜祖先的条件,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们更要注意悉心的保护地球。

人类移民想象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usx.com/fytz/154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