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70102/5188934.html?叶琳工作室ehanxinwen每日原汁原味俄语新闻悦享优质网络课程私人TTI人事部二级口笔译面授+网课班招生
(本文为英语经验贴,但语言是相通的,希望大家多多借鉴,MTI期间能够有效利用这两年的学习时间,提高口笔译翻译能力!)
咦口译魔*集训面授班8月22日开班咨询MTI读了一年后谈谈应该怎么度过这两年,抛砖引玉
此前看到过本论坛中有同学问考上了入学后如何学习的问题,今天抽出一点时间,来详细地回答下大家的问题,也可以让那些准备考MTI的同学对本专业有个提前认识。
(张璐贸大专场讲座现场展示翻译功力)
一、MTI专业的毕业要求
MTI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是,口译毕业必须有个小时以上的taphours,就是你的口译练习量必须够小时的录音;笔译是15万字的翻译量,在第二年中期考核时学校会要求你提交一个文件袋,里面装着你的U盘,上面要存上你平时练习的录音(可以是跟读、复述、交传、同传,总之凑够小时就行),笔译的要把你做过的翻译稿件拷到U盘里,一般笔译的同学完成这个15万字的要求没有任何压力,口译的难些。
以下是我校的要求:
笔译方向:1、申请人需提交翻译训练记录袋一份,三学期内累积翻译量不少于7万字;4万字以上的学位笔译项目;为期半年的笔译实习,实习成绩需合格。口译方向:1、申请人需提交翻译训练记录袋一份,三学期内累积口译量不少于小时;2、小时以上的学位口译项目;3、为期半年的口译实习,实习成绩需合格。
二、毕业论文的要求
MTI专业可以选择实践报告,也可以选择写论文,以下是我校的要求:
要求学生在第三学期中期根据学位翻译项目实践,独立撰写翻译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工作语言为英语,篇幅不少于词。报告(论文)应符合学术论文规范,能够较好地体现翻译专业理论素养及实践能力。报告(论文)经专家评审通过后,提交答辩委员会,参加学位答辩。
在了解毕业要求后,接下来谈谈这两年中你要做些什么:
三、可能会开设的课程
口译基础、笔译基础、高级英语(第8册,也称精读)、文学翻译、翻译理论基础(翻译通论)、二外(法日俄)、交替口译、外事口译、外事笔译、旅游口译、旅游笔译、商务口译、商务笔译、翻译工作坊(模拟工作现场,进同传厢训练等)、视译、工程笔译、法律笔译、同传等。
各个学校不一样,有的学校会有一些闲的蛋疼的选修课,如诗歌翻译、电影欣赏等,但主干课都差不多,大部分还是实用的。
四、具体的学习计划
看了上述的毕业要求和开设课程后,你在入学后就应该紧紧围绕毕业要求提早做准备,比如说那小时的录音和15万字的笔译字数,不要一跨入研究生的门槛突然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年玩high了,到了第二年或者第二学期末才开始心急火燎地着手准备,要知道我们的学制只有两年,一般上课只有三个学期时间,还要实习半年,所以说很多工作累积到一起是很累人的,备感亚力山大。
1.先过听力关
大家知道,做翻译,口笔译的界线不会分的那么清楚,笔译的不可能一直就专干笔译,单位有了口译的任务,你也得硬着头皮去完成领导分配的任务不是,口译的也不可能天天有陪同口译的任务或者有老外跟你开会,大部分时间你还得坐那寂寞的码字。所以说,听力关都要过。
下面主要以口译为例,因为笔译学生能做的工作口译学生也能做得来,只是口笔译分开上课后,口译同学接受的那些训练笔译同学就缺少了,口译同学不去上笔译同学的课但同样的稿子照样能做得了,所以我的建议,笔译方向的同学不要太专注于笔译了。
我们老师 学期要求,你听一段3-5分钟的英语,要可以用中文复述出它讲的主要内容,听中文新闻也要能用英语复述出它的mainidea,这是summary练习,是为交传和同传打基础的,就是说你必须能听懂speaker在说什么,能抓住主要意思,关键信息,那些keywords,specialterms和numbers。
因为口译在实际翻译工作中,不要求你做到%的字字珠玑,在平常的商务会议,陪同翻译、同传等场合,你只要90%以上地准确表达出speaker的意思就可以了,我们看到的温总理的翻译张璐她在两会上翻的那么准确那么好是因为她代表外交部翻译室的 水平,那需要专业训练,而且她们也在天天练,我们现实工作中遇到的情况远没有那么高级别。
所以过听力关可以先从基本的入手,记住,我们有那小时的录音,所以一开始你做听力summary练习就要注意开始录音了,刚开始可以听VOASpecialEnglish,慢速的,一般网上的听力材料都是3-10分钟的,而且还提供中文参考,你听完后自己复述一遍,这个过程要录下来,原文和复述都要录下来,录完后你再看参考译文,看自己理解到位不,这样坚持练习,逐渐过度到常速。
大学生常听的有EasyFM,早晨7:00-8:00的Newshour,读的速度很快,你看你能听懂多少,应该大部分能听懂,因为他们播的都是我们每天看到的新闻时事,最多那部分体育新闻你搞不清whatthehellheistalkingabout?
飞鱼秀就少听点吧,一般你也没时间听,因为早上8点到11点可能会有课,就算你以前喜欢听,以后也少听点,还有11点到13点的摩天轮也是一样的,按照我们老师的话说,一点价值没有,光听一个女人在那傻笑,发咧卖萌,内容很口水。
下午1点到3点的ChinaDrive可以听,语速适中,讲的都是 发生的热点事件,比如说前段时间大学生晚上自习室亲热被同学直播,主持人专门探讨了他们到底在干神马啊,你懂的内容不难理解,只要你每天打开百度,点下百度新闻,基本上全球的热点都一眼扫过。
每天晚上23点到0点,有半个小时的摩天轮和ChinaDrive回放,可以听听,听着入睡灌点耳音嘛。
除此之外,还有CCTVNEWS频道,如果上课忙,没法在线看,可以下载了看,用一个叫做“CCTV视频下载(xmlbar)”的小工具可以下载CCTV的任何视频,比如说一个30分的节目,它分了6个片段,用这个工具它下载完后会自动合并成一个,thisisawesome,justwhatuneed。
强大手机的用户,可以下载AnyRadio广播,什么BBC、CNN都有,而且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录下来,比如说你在上课,但教学楼有校园wifi,你可以开着广播,静音,一边录着。听国外的新闻可能不如EasyFM那么易懂,你常常会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因为你不了解背景知识,就跟我们读《Economies经济学人》跟读ChinaDaily和BeijingReview等不一样,你会感觉国内的很容易理解,因为你了解它说的什么事儿,国外的你不知道它讲什么,当然它们的用词也更难。
还有一个手机或PAD软件是CNTV的手机客户端,下破解版,只要有wifi就可以在线看CCTVNEWS和其它国外台,比如NHKworld,你可以看看小日本的小国民心态,如何弯曲事实,颠倒黑白的;还有一个BBCNews的手机软件,可以看到部分国内不报道的新闻,但一定要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国外的报道,因为99%的都是西方的价值观,捏造事实,颠倒是非的,turnablindeyeonthetruth,它们不会放过一切机会抹黑中国,从它们的tone中就可以体会到西方的那种bitter和sourgrapes心态,我们不能懂一点英语就盲目崇拜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对的,老外中也有很多人渣的,比如说北京宣武门那个试图rape中国女孩的洋垃圾和那个在动车上把脚放在前排女乘客的大提琴手,都是混进中国的trash,所以说如果同学们你们看到你所在的大学里有那些外教或者留学生不知天高地厚地到处泡我们中国MM,欺负同胞,你们应该群起而攻之,抓住狠揍一顿的,哈哈,LZ小愤青了。
同时,我们老师也要求我们多读《Economies经济学人》,网上多的下载的,要大量的input,眼里过的多了,语言理解就快了,但LZ发现太难,一周一期的杂志,一期页读不了两页就放弃了,下载了半年的,没有看完一本,还是感觉看ChinaDaily和BeijingReview总那么亲切,不费脑子,哈哈,即便如此,ChinaDaily和BeijingReview也没有坚持下来,总觉得每天时间不够,又要做这个还要做那个的,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看报,不光LZ本人,很多同学都feelthesame,所以LZ后来就不太自责了。
2.跟读(影子训练)
我们老师要求,在提高听力的同时也要练短时记忆,shadowtraining,影子训练,要求我们跟读新闻联播和英语新闻,在人家开始播新闻后延时2秒钟跟读,新闻联播啊同志们,那嘴皮子得多溜啊,人家说话多快呀,所以我们就开始跟欧阳夏丹(这MM我喜欢,有一段时间那个发型不适合她),*,郎永淳(这GG我也喜欢),李梓萌(LZ喜欢这MM的范儿,这也是我跟下去的动力呀),纳森,李修平,张宏民,天亮(鲁健老婆),同志们,跟过20分钟你大脑一片混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有木有?有木有?
英语新闻可以从VOASpecialEnglish开始,或者找那些个BBC的记录片,速度慢点容易跟上,或者暴风影音可以将音频速度调慢,逐渐过度到常速嘛。但千万记住,跟读也要记得录下来哦,要凑够小时录音哦。
3.笔记
口译笔记是交传中必定训练的,我们是第二学期开设交替口译, 学期老师就介绍了,我们用外交部的口译笔记,除此之外还有武大的口译笔记和林超伦的书,建议大家在 学期一开始就多看看,熟悉那些笔记符号,很实用的,关键是要慢慢形成自己的符号体系,网上的下载地址,先睹为快,
你看到温总理记者会上翻译张璐低头忙着在本子上写什么,也许就是这些符号。
笔记训练方法,听VOASpecialEnglish,20秒按个暂停,在听的时候一边用笔记符号记录,然后复述,中文的好记,英文的难一点,所以一开始练中文 用温总理记者会,因为温总理讲话慢,容易跟上,还有外交部长杨洁篪和李肇星的记者会。笔记是需要老师讲一下的。
4.视译
我们没有开视译,有些学校开了,我们是在平时课堂上顺便练了,就是拿着一片文字,大致看一下,然后用书面语言翻译出来,其实我们平时在看书读报时也可以练的,没必要专门开这门课。
5.交传
这个是LZ要讲的重点,因为你的小时,大部分要靠这部分来凑齐,你总不能跟读小时中英各,听力复述小时,交传小时吧,那太敷衍了评审不过的。LZ决定小时要由交传录音来完成英译汉中译音,听力50小时,跟读50小时,如果有精力再练点同传。
对了,录音软件,CoolEditPro2.1
一开始,LZ用VOASpecialEnglish,20秒按个暂停,然后翻译,但LZ一开始太注重字字珠玑了,往往一句话要不断重复10遍以上才能录好一句最满意最流利最书面语的版本,而且时事新闻往往有很多生词,specialterms,和人名地名菜名历史事件等,不了解背景知识还要查半天,尤其是那些没有译文和原文参考的音频,听到一个单词不知道怎么拼写,于是各种猜,很多时候还猜不到,这样就浪费很多时间在上面,往往一段10分的素材要花一天才能录完,很没有效率。如此这样下去,小时要录到猴年马月,后来果断放弃。
LZ选用的英译汉的素材有EasyFM的ChinaDrive,CCTVNEWS的Dialogue,TheHeat,TalkAfrica,AmericasNow,Travelogue,UpClose,CrossOver等,都很official。
在这些节目中,EasyFM的ChinaDrive相对简单一些速度容易跟上,
CCTVNEWS的Dialogue,TheHeat,TalkAfrica,AmericasNow等新闻采访*治性太强,新闻背景要查太多,所以太费时间,LZ录了几期就搁下了,偶尔录一点,换个口味,
Travelogue是旅游节目,LZ很喜欢,但again太多名胜古迹的背景知识要查,语言要仔细完味,效率不高,但如果大家喜欢旅游,比如LZ在去一个地方前先把该城市的节目交传录完,然后你去了那个城市就很清楚whatthiscityoffers.
LZ发现UpClose和CrossOver不错,都是半小时的人物访谈,语言不是很难,都是日常用语,速度容易跟上,内容不难理解,有时候个别单词没的懂也不影响你理解整段话的一意思,不用停下来去查,基本上可以一气呵成,录完基本上1小时左右,就是UpClose的人物采访更文艺一些,有些名流艺术家你在开始录音前得事先查查人家的背景,是唱美声的还是唱花腔女高音的,又或者其艺术流派,歌剧名称,建筑风格等,当然你也可以不查,像LZ一样遇到实在没听懂的一笔带过,因为并不影响你整个的理解,再说评审老师不会仔细听你到底录的啥,最多抽查几个,点开听听你录的质量怎么样,看你“嗯啊额呀这个那个然后或者是”等口头禅多不多,所以我们不能把时间都耗在这1小时上,记住我们还有小时要完成呢,尽管moveon。
实际上一气呵成的录法有诸多好处,因为这更接近实战,中间不给自己太多的时间思考和重复,等你录的多了,你就渐渐习惯了这种一个小时左右长时间专注于双语转换的精神压力,就是能坐得住了,而且你的注意力集中提高了,不走神了,反应也变快了,语言组织得快了,还常常能在瞬间想到那些四字词语,成语等,就像人们说有时候在压力和紧张下会蹦出一些精彩的译文来,而且时间长了LZ发现嘴皮子溜了一点,不喜欢重复了,不紧张了,不结巴了。
而且你在回放自己的录音时,你也可以留意下自己的声音够不够悦耳动听,音色怎么样,LZ的声音很难听,每次听回放都恶心到自己,哈哈,因为有些同学的声音的确很不错,我们也看到那些外交部译员,他/她们不仅专业声音也很好听,有木有?让观众在听他们的翻译时赏心悦目如沐春风,更被她们的专业功底佩服的不行,有木有?
五.在读研期间应该做的一些事情
1.多跟同学交流
LZ认为,读研期间除了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外,还要多与同学们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等,因为既然都能考进来聚到一起,大家的基本功都差不多, 分和 分差不了多少,没准还是百科知识和*治拉的分呢,所以说就算你一直埋头苦学,从来不跟别的同学交流,也不见得你翻译的东西就比别人好,套用那个俗话,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翻译版本都有区别,没有完全一样的,所以要多与同学们交流,看看别人的长处,寻找自己的短板,才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因为我们文科的,不像工科,要做很多实验,也不是艺术生,需要点天赋,就那点英语单词,你能认得别人也可以背下去。况且LZ认为任何学科都需要同行之间多交流,避免闭门造车,不要固步自封。
LZ平时还算注重跟同学们的交流,上课提前到,下课了跟同学老师一起下楼,走在路上跟同学们多聊几句,了解下各自“研究”动态。
2.按时上课,不要有事没事就想缺个课
尽量提前来到教室,跟同学们聊聊,了解下别人最近在干嘛,别人怎么学,别人用哪些材料,不要每次都踏着点进教室,让老师等着你到了后才能开课。下课了也别走的太急,老师刚说下课吧,就见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了教室,等大家下楼了发现你已经不见了踪影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除非有内急,要不别走这么快,多留一会儿,跟老师或者同学们一起下楼,多聊几句,没准能听到有用的信息呢,有时候我们走得太快,而无形中忽略了路上的风景。
尽量少缺课,不要有事没事就想请个假,不想去上课,多睡一会,出去唱个歌,逛个大街,跟朋友多聚一会什么的,如果真有事来不了,亲自给老师打个电话发个短信说一下,别让同学带口信递假条,尊人尊自己嘛,有时候你也许认为请假次数太多自己都不好意思跟老师说了,也不要以为老师好像不管很松不点名,但换个角度思考下,如果你带一班学生总共就那么十来个,还从来没有到齐过,一学期了总见不到你,总像个特邀嘉宾似的偶尔来出席一下,老师还得跟你打招呼,“哟,您来了呀”,或者不来也不打个招呼,你会怎么想,你会不会觉得这帮学生怎么这么懒散,是不是我的课教的不好,我不受学生喜欢,或者你的师威受到了挑战,学生不尊重你,所以在期末的平时成绩时,老师可能会给出勤率高的同学成绩就高点,经常不见或者很少见的自然低点,这是有区别的。
也别觉得某个老师课上的不好,很没意思就不去上课,既然人家当得了老师,而且学校给排了课,人家就有自己的专业水平,我们当学生是末学后进,最起码人家能教研究生,要么是教授副教授职称比你高,要么是博士学历比你高,要么上学比你早硕士毕业比你早,没几下子能给你教书么?即便我们读研就是为了混个文凭日后好提干也混得像个样子些,有点素质些。缺课太多老师不问也不管并不意味着你就占了便宜,得与失也许日后自知,不要毕业以后回想起那短暂的两年时间,后悔自己没有多听几次课。我们看到有些大学的副教授或者有些老教师,他她们年龄都已经到中年了,甚至跟我们的老师是同龄,还上课那么认真,每节课都来,作业按时交,还做得特别认真,为什么年轻人就那么浪费青春呢。
LZ 学期缺过一些课,一学期结束后很后悔,发现自己半年来什么都没学下,也没干成什么大事,学习生活乏善可陈,所以第二学期几乎全勤,没有特殊情况坚持去上课,哪怕去了看自己的书也要去坐在那听两句。
3.课堂上活跃一点,别坐在那呆若木鸡
尽量尝试每天在课前、课间、课后跟同学老师多些互动,多点交流,比如说在课堂上提出自己最近在课外练习中遇到的难题请大家看看有没有更好的翻译版本,或者自己看到的一段话或文字觉得很美,请教大家看别人怎么翻译,或者踊跃地做presentation,publicspeaking,speech,大家为了一个话题各抒己见,激烈地讨论,甚至辩论。NO,actuallythisseemsneverhappensinpostgraduateclasses.
Manypeoplesay到了研究生阶段了,学已经上怕了,已经失去大学时那种激情了,也不爱回答问题了,也不踊跃举手了,但心里还是很怀念大学那种踊跃的劲头的,whenyouaskwhy现在变得消极了呢,回答是大家都这样啊,这很正常啊。这就是从众心理,别人不主动,你太主动了还会觉得不好意思,被别人视为另类,好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样,都喜欢静静地坐在那,听老师讲,或者不被打扰在桌子低下拿手机上网,不断地刷微博,更新人人网的心情,或者给朋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