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还是很好用?那可得看反舰导弹的终极目标——击毁敌方舰艇。
只要能达到这个目标,用什么方式方法都不是问题。一般人都认为超音速胜过亚音速,认为速度就是强大的保证,但实际上在不同环境下的作战还是要综合考虑的。
全球反舰导弹有两个主要流派,中国是速度派,人家一向以超音速导弹为主力。而美国则是亚音速隐身派,几乎全部都是亚音速和隐身型。
所以就算在超高音速导弹领域,俄罗斯比美国更领先,这也可能与中俄的海军实力不如美国有关,毕竟航母少嘛。
这里来个比喻,就像米格25高空高速截击机,代号狐蝠,最大飞行速度为3马赫!比隐身的F-22快,但在对战的时候,你能靠速度的优势做到超视距作战而不被发现吗?不被发现才是王道嘛。
就拿亚音速反舰导弹来说,比如“鱼叉”,Kh-35一类的,当今时代它们还有用吗?毕竟都是老牌子了。其实,要看环境和具体情况。
就像米格-25,在敌我双方都装备有电子预警机的情况下,如果近距离格斗,F-22不一定具备优势,甚至有被击落的可能。
未来战争,双方都会先弄瞎对方的“眼睛”,比如卫星、预警机和电子干扰装备等。
那么亚音速反舰导弹在这种情况下还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年4月,中国成功进行了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试验,这使得美国的“哨兵”系统在应对高超音速导弹时束手无策。
高超音速导弹的速度和机动性远远超过传统的弹道导弹,传统的导弹防御系统很难拦截。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关键是发现目标,只要有目标可追踪,那么隐身性就变得更加重要。
亚音速导弹的优势在于可以低空掠海飞行且隐身设计,很难被发现。只要掠海平飞高度低于7米,就很难被近防炮和拦截导弹拦截。
因此,配合战场监控和探测系统,亚音速反舰导弹仍然具有威力。比如美国的“鱼叉”导弹,从年开始服役至今,虽然年代久远,但仍然有自己的市场。
这种导弹采用涡轮发动机推进,射程远超同期的亚音速反舰导弹。它在发射前需要通过探测系统提供目标数据,并由计算机进行计算。
发射后,它以0.85马赫的速度进行低空掠海巡航。这种全天候、超视距反舰导弹系统在海上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样,阿根廷也通过购买美国的“鱼叉”导弹来武装其海上攻击战斗机。虽然面对大型驱逐舰和巡洋舰,亚音速反舰导弹的隐身能力可能会有所不足,但考虑到目前能装备这些战舰的国家不多,亚音速反舰导弹仍然有一席之地。
当然,大型预警机等战场监控和探测设备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综上所述,亚音速反舰导弹在当今时代仍然非常有用且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