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为何赵国会失败在民族融合的程度上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885172.html

飞鱼说史

三晋分,七国立;七国立,战国起。

周平王东迁都城至洛邑,东周时代开启,此时周王室的权威已经下降,而天下诸侯趁势而崛起。

随着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而始成诸侯,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也进一步加剧,此时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已自顾不暇,无力维持原本的秩序,中原大地逐渐形成了战国七雄相互争霸的竞争局面。

最终秦国在这场争霸赛中,取得了胜利,成就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当再次把目光转移到战国末期,我们会发现这一阶段,有能力统一华夏的并不是单单只有秦国,还有赵国,秦赵的争霸构成了这段历史的主旋律,在战国时期的最后数十年,山东诸侯势微,赵国却凭一己之力独自抵抗,至少可以说赵国在*事实力上是不输秦国的。

那么秦赵争霸中为何赵国最终失败?其实原因有很多,无论是*治改革,还是经济发展,亦或是地理位置,赵国都不如秦国,此外,在民族融合的程度上,秦国也占有优势,虽然这点未对秦赵争霸最终结局有决定性的影响,但其作用也不能忽视。

本篇笔者就着重从民族融合的方面,聊聊秦赵两国的差距,进一步指出秦国统一华夏的必然性。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吕氏春秋·先识览》

西周时期,中原大地上并无明确的民族之别,而林立的诸侯国似乎是充当了区别民族的角色,正如上述引用所说,周朝分封的诸侯国有四百多个,而“服国”也有八百多个,林立的诸侯国最终形成了一个个相互有别的氏族国家。

周朝时期的诸侯国,并不全是周王室册封的,在当时的“中原”外部,还存在着少数民族之国,比如说戎、狄、胡等,这时期的诸侯国究竟有多少个,其实没有确切的答案,《吕氏春秋》中所说的也只是一个大概数字。

不过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数目仅剩百余个了,这时期的诸侯国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一些少数民族的氏族国家升格为了诸侯,比如说白狄的中山国,越族的越国,蛮族的楚国,还有巴人和蜀人的巴国,蜀国等等,这其中有被周王室分封的,也有自立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山寨”

随着战争的频发和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的升级,诸侯国的数目在极具减少,而伴随着这一进程的是氏族的融合,这也是不同氏族向华夏民族逐步演变的伊始。

战国时代是中原大地上形成华夏民族的关键时期,战国七雄的争霸则进步一加速了这一过程,当然不同的诸侯国内部民族融合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抛开其余诸侯国不论,我们单说秦赵两国民族融合的效果。

秦赵两国的民族融合。

秦赵两国地处中原的西部和北部,是与北方游牧民族接壤的,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说白了打的就是人和钱,而这两个诸侯国都打了游牧民族的“主意”,那么究竟两国民族融合有何差别呢?

我们先来说说秦国。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庚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史记·魏世家》

秦国发家于西部边陲,并且长期居于此地,从立国之初,就被中原诸侯所歧视,中原诸侯有个集会什么的,那是根本不带秦国玩的,就像上述引用,是魏无忌对魏王所说的话,这当然也代表当时不少诸侯的想法,那就是秦国与戎翟无异,没有仁义之心。

秦景公雕像

那么这是诸侯国对秦国的偏见吗?其实也不见得,《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

这句话是商鞅在赵良劝说他急流勇退时炫耀自身成就时所说的话,意思是说秦国本来的习俗和戎狄一样,父子不分开,男女老少同居一室,而经过商鞅变法后,改变了秦国的教化,使他们男女有别,分居而住,这也进一步表明了秦与戎翟相近,而与中原诸侯有别。

而这句话同样也间接表明了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民族融合方面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改变了戎翟落后的风俗,而且“营如鲁卫矣”,鲁卫是当时“高端文明”的代表,由此可见商鞅对秦国乃至民族融合的重大贡献。

我们再来说说赵国。赵氏,中央之国也,杂民所居也,其民轻而难用也。——《韩非子·初见秦》

韩非子认为,赵国虽是中央之国,但杂民所居,而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内百姓轻率而难以使用,这也就是说,赵国民族成分很是复杂,以至于到了战国末期依然有“杂民”,这也成为了韩非劝秦王先灭赵国的原因之一。

邯郸的武灵丛台

既然韩非认为赵国此时有这种弊端,那就意味着秦国此时并无此忧虑,也从侧面说明了秦国在“杂民”这一问题上处理的很好,至少要比赵国好,不然如果秦国也有“杂民”的问题,这种劝说也显得苍白无力。

此外,上述韩非子的话,《战国策·秦策》中曾记载,张仪也对秦王说过,所以民族融合问题,是赵国一直不曾彻底解决的大问题,国家内部的各个民族无法真正融合,国家又怎么会稳定呢,即使能爆发出战斗力,也只是短暂的,无法长久,这就是赵国民族融合不如秦国的最终结果。

秦赵两国民族融合程度不同的原因。

赵之先,与秦共祖。——《史记·赵世家》

秦赵同宗同源,只不过后来经过演变成为了两个不同的诸侯国,但是起初秦赵在面临的外部环境上是相似的,比如说秦国周边有义渠、巴国、蜀国和乌氏等少数民族之国,赵国周边有林胡、东胡、楼烦和中山国等少数民族之国,此外两个诸侯国还都有匈奴侵边之患。

而上述我们已经提到了秦赵两国民族融合的不同程度,当然,这并不是说赵国没有进行民族融合,只不过秦国民族融合的速度要远远快于赵国,而程度也远远高于赵国,同样的外部环境,却有不同的融合成效,这究竟是为何呢?

*治改革。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史记·商君列传》

说到秦国的*治改革就不能不说商鞅变法,这是战国时期进行的最为彻底也最成功的变法,秦国经过这次变法着实在根本上强大了,当然在变法之下,更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和程度。

商鞅与老子雕像

正如上述引用所述,意思是一家有两个以上的壮丁不分居的,赋税加倍,这不仅发展了秦国的小农经济,促使封建经济的建立,而且改变了少数民族老少混居的陋习,进而为少数民族融和进华夏族减轻了阻力。

商鞅变法的时间在公元前年,一直到公元前年商鞅被车裂,期间近20年的时间,秦国都在稳固推行变法,多民族的秦国,在商鞅变法各项*策的推动下,逐渐消除了隔阂,形成了“秦人”的共识,正如《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

而秦国在变法的期间,赵国和魏国正打得不可开交,一直到公元前年,在赵武灵王的英明领导下,赵国才推行了加快民族融合进程的胡服骑射,也就是说,在*治改革上,赵国落后了秦国近50年,战国时代本来就多年,这落后的五十年,赵国拿什么弥补呢?

赵国胡服骑射之后,相继征服了周边的林胡、楼烦、中山等少数民族之国,这是好事,但又是坏事,好在赵国胡服骑射显出了威力,坏在赵国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融合这些少数民族,杨宽先生也曾在《战国史》中指出:还未等赵国完全融合这些民族,就爆发了长平之战。

赵武灵王雕像

长平之战后,赵国大败,导致了综合国力急剧下降,这也导致了赵国对周边少数民族控制能力大减,本就没有归属感的少数民族,又趁势崛起,这无疑更进一步阻碍了赵国民族融合的进程。

此外,商鞅变法中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各项法令,以此来统一风俗,而赵国的胡服骑射征服了少数民族之国后,却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来统一风俗,这更导致了胡服骑射下赵国的民族融合的速度很缓慢。

地理位置。助成民族精神的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基础。——《历史哲学》

俗话说:八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这不单单指出了不同地区风俗各异,而且道明了在一个小型的区域内习俗是相同,所以地理位置也是影响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上述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所说,就明确地指出了地理基础是民族精神产生的一种自然的联系。

秦国地形包括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除了巴蜀之地外,地形地势相对平坦,这一优越的地理环境,不仅有利于秦国发展农业经济,而且为境内不同民族的密切交往提供了方便,久而久之,少数民族自然渐渐地被“秦人”所同化。

而赵国却不是如此,赵国的地形地貌很复杂,如《赵国史稿》中指出:赵国的版图可以分为4大部分,即河北平原、山西高原、冀西冀北山地和内蒙古高原,这四大部分是被山脉、山地所分割而相对独立的,而后来秦国攻下赵国邯郸之后,赵国贵族还能在代地继续苟延残喘,也和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古代不像我们现在的交通,面对天然的阻隔,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自然也很少,这就导致了赵国民族内部的少数民族很难形成统一的“赵人”的认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也在自然因素的阻隔下,相对独立,这也导致了减缓了赵国民族融合的进程。

民族融合程度不同对秦赵争霸的影响。

秦赵争霸是战国末期的主旋律,但是历经长平之战、邯郸保卫战之后,赵国彻底败下阵来,不过在这两次大战中,秦国也没有占到多少便宜,这点白起拒绝秦昭襄王再次出兵灭赵时曾说得很明白: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那么为何秦赵两国同样受到了减员的打击,而赵国一蹶不振,秦国却在短短数年再次崛起呢?其实国内民族融合程度高为秦国快速增加国家人口提供了条件,上文我们已经提到秦国的民族融合程度远高于赵国,这也就导致了秦国招揽周围的少数民族更加容易,所以境内损失的人口比较容易恢复。

兵马俑

而赵国民族融合程度低,少数民族没有真正的融入赵国,所以当赵国被秦国打败之后,原本被征服的少数民族并不是想着怎么帮助赵国抵抗秦国,而是趁机又“独立”出去,直至赵国灭亡,匈奴依然是华夏民族的心腹大患,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赵国民族融合程度低。

民族融合程度的高低还影响社会的稳定,想想也是,民族之间如果不能和谐相处,那么民族间势必矛盾重重,有句话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虽然比较偏激,但也说明了如果大多数人不把其中一部分人当成“族类”,那么也会带着有色的眼睛看他们,社会稳定也只会成为一纸空文。

而这点在秦赵两国也有表现,《荀子·强国》记载: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通过荀子的眼睛,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和谐的秦国。

古代骑兵

那么赵国呢,《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种、代,石北也,地边胡,数被寇,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商,这不仅说明了赵国北部少数民族的风俗,而且让我们看到了赵国国内各民族并不“和谐”,这其实也是民族融合程度不高,无法将少数民族彻底融入赵文化的隐患所在。

结束语:

战国末期,秦赵争霸,两国在*事上旗鼓相当,但是由于*治、经济、战略、地理等方面因素的不同,赵国最终被秦国所灭亡,而在这一过程中,民族融合程度也是不可忽视的,而正是秦国在各个方面都有山东诸侯不具备的优势,所以秦国攻灭六国统一华夏,其实是历史的必然。

时至如今,我国依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但更是统一的华夏族,不同民族之间虽然风俗习惯不同,但却是和睦共处的,这是因为华夏族固有的传统习俗与文化,已经被整个国家区域内的全体人民所共同继承和遵循,共同的民族心理已经形成。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史记》、《吕氏春秋》、《韩非子》、《荀子》、《战国策》、《战国史》、《赵国史稿》、《历史哲学》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usx.com/fyjz/13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