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明妃传三流的剧情,一流的服饰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年2月13日东方卫视上映了一场古装影视剧——《女医明妃传》。

该电视剧的阵容相当豪华,导演是执导轩辕剑之天之痕》、《仙剑奇侠传三》、《步步惊心》、《风中奇缘》等数十部优秀影视作品的李国立。由*、*、*轩等优秀演员主演。按道理来说,这样的阵容,拍摄出来的电视剧评价应该比较高才对。但此剧播放后评价一直不这么高,豆瓣最高分仅仅为6.3分,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为什么豪华的演员阵容却拍摄出评价不这么高的电视剧呢?该剧就是毁在陈旧套路、乏善可陈的剧情上。总体观感太过沉闷,缺少能撩动人心的互动细节,感情戏干瘪,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大打折扣。并且对剧中历史进行了不小的篡改,引起了不少明史爱好者的反感。还没有从根本上体现出“医”,像什么朝堂,后宫斗争才是该剧的主流,让此剧之前声称堪比韩剧《大长今》成为了一个笑话。

但此剧却“高度”还原了明朝服饰,虽然也有相当部分的错误,但在明朝古装剧中堪称巅峰的存在。无论是女医明妃传开播前,还是开播后,在服饰准确性方面能与之相比的电视剧寥寥无几。

下面,让我们为大家捊一下该剧的服饰,好让大家明白此剧的服饰该怎么评价吧!

皇帝

在电视剧中,共出现了两个皇帝,分别是明英宗和明代宗。

明朝皇帝在谒陵,省牲,常朝视事等的时候穿常服,因此常服穿着范围较广,几乎每一任明朝皇帝都有常服照流传下来。

明英宗在剧中常出现的常服:

身穿八/十二团十二章衮服,头戴二龙戏珠的黑纱翼善冠,腰束玉带。▲

身穿紫色团龙补服,头戴乌纱翼善冠,腰束革带。▲

明代宗在剧中常出现的常服:

身穿红色团龙袍,头戴二龙戏珠的黑纱翼善冠,腰束玉带。▲

另外此剧还根据皇帝在不同场合中搭配不同服饰:

明朝皇帝在周边国家、部族朝贡朝觐穿皮弁服。因此剧中明英宗在接见瓦剌使者的时候穿皮弁服。▲(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影视剧第一次出现完整的皮弁服。《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上虽然也出现了皮弁服,但形式不对)

在外出行,巡视时穿曳撒。▲(多说一句,皇帝戴的帽子是黑氊直檐帽,和后期清朝暖帽极为相似,都是蒙元传统帽子直檐大帽加以改良的)

出征时穿皇帝专用的盔甲▲(这种盔甲参照明神宗定陵出土的盔甲制作)

平心而论,这部剧的皇帝服饰实在是良心,基本尊重了史实。皇帝的常服以圆龙袍为主,头戴翼善冠。在不同的场合也能搭配不同的服饰。但也有一些不足,就是没有出现皇帝冕服和武弁服。

明朝皇帝在登基,祭祀,册封时穿冕服;亲征时穿武弁服。因此剧中明英宗亲征时应穿武弁服,明代宗登基时应该穿冕服。

另外剧中服饰的时间错误也是比较明显的。

按照史实,二龙戏珠翼善冠应该是隆庆年间出现的。正统景泰年间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帽子。当时明朝皇帝应该是这样子的:

明英宗画像

常服袖口较小,且翼善冠较为简洁,折翅较尖。并且常佩戴杂宝带版,而不是玉带。

另外,剧中明朝皇帝的龙袍纹饰也比较偏向于晚期的风格,过于繁奢,和早期简约风格相差较大。

但总而言之,皇帝的服饰相对于其他明朝影视剧不要正确得太多,起码没有看到金丝翼善冠这样的冥器,这部剧在皇帝服饰方面算是这些年来展现的最正确的明朝影视剧之一。

亲王

全剧只有一个亲王,就是郕王朱祁钰。关于亲王服饰,剧中的描绘也比较准确。根据规定,亲王在重要时刻比如祭祀,结婚穿冕服,闲时穿常服。亲王冕服和皇帝的区别就是冕是九旒,穿青衣,并且只能用九章纹。

剧中郕王结婚时穿的就是亲王冕服,冕为九旒,用九章纹。但有一点错误,就是亲王的冕服是青色的,但剧中亲王冕服上衣是黑色的(黑色是皇帝,皇太子用的,亲王郡王只能用青色;还有,皇帝,亲王穿冕服的时候手上要拿玉圭。不过这是国内影视剧首次出现明朝亲王冕服,这点错误就忍了)。

另外,郕王上朝,监国的常服是以交领的形式出现,这里也大可没必要。因为明代官僚贵族普通服饰中,燕居(在家)服饰期间穿交领服饰,在外得穿圆领服饰。(穿交领服饰上朝,就相当于现代放着西装不穿,穿睡衣上班)

宦官

宦官服饰错误很多,很少有正确的地方,混装混搭情况比较严重。比如剧中王振身穿飞鱼服,头戴乌纱帽。

这里就有一个明显的错误,像王振这样的司礼监太监,正常服饰应该是头戴三山帽,穿皇帝赏赐的飞鱼服或者蟒服。

这样才是王振这样有权势的宦官穿着▲

普通的宦官穿着错误也比较多,剧中普通太监几乎都是穿着绿色衣服,头戴加了帽正的曲脚帽(帽正真的是古装剧的*瘤,几乎每一部明朝古装剧都有,这部剧也不例外)。▼

而明朝期间,宦官应戴乌纱描金曲脚帽,常服为葵花胸背圆领衫,用乌角带;五品者圆领衫而无胸背花;十五岁以下的小太监戴乌纱小顶帽。

  另外,贴里为宦官流行服饰。根据史书记载,明朝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乾清宫管事牌子各执事、近侍都可以红色贴里、方便服侍皇帝。二十四衙门、山陵等处,官长随的宦官穿青色贴里。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宦官穿着才是明朝宦官的普遍穿着。

官员

官员服饰的准确率相当的高。特别是乌纱帽,众所周知,中国古装剧特别是明朝的古装剧,官员的乌纱帽一定要加个帽正,就连女医明妃传后面的大明风华也不例外,这样的通病几乎污染了古装剧,仿佛不加个帽正都不能称之为乌纱帽。

加了帽正的乌纱帽

好在女医明妃传尊重了史实,准确地再现了明朝乌纱帽的原貌。在此之前,除了《双雄会》,《大明劫》等寥寥无几的历史剧外,很少有如此完整的乌纱帽(难怪韩国人经常在剧中通过服饰丑化明朝官员,我们自己都不尊重史实,丢脸都丢出国门外了)。更加难得的是,剧中中官员常服上的补子,腰带虚束几乎都符合了史实。

《双雄会》明朝官员

要说不足的地方也是有的,那就是有和上述皇帝亲王服饰一样的时空错乱。像官员的整体服饰,应该是弘治后的样式,正统景泰年间的乌纱帽不是这个样子。

应该是这个样子:

和《山河月明》类似,帽翅略微下垂。(但这复原的也不算很准确,帽翅偏大)

韩剧六龙飞天中的关于明初乌纱帽样式描绘得更加准确(可见人家在历史剧中确实比较认真)▼

六龙飞天剧照

并且明朝官员可不像电视剧中个个大红袍子,胸前大部分为鹤补,戴玉带。按照明朝官服颜色规定:一至四品绯色,五至七品青色,八、九品绿色(医院医生大部分为八九品官员,因此绿医院的主流,而不是青色官服)。

太医院太医

腰带上王公贵族和一品官员用玉,或花或素;二品犀;三品、四品,金荔枝;五品以下乌角。从一品到九品文官的补子图案分别为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白鹇、鹭鸶、鸂鶒、*鹂和鹌鹑。要知道,明朝一品文官是十分罕见的,大部分为闲职或者死后追授,因此鹤补平时很难看到。正常情况下文官应该穿着二品及以下的服饰和与之相应的配饰(文官比较遵守这些服饰规定,武官反倒很少遵守这些规定,所以大部分武官喜欢穿一品狮补)

不过这里明朝官员常服有一个不易发觉的优点,就是常服有袍耳结构。这些长方形侧插摆在明朝古装剧中很少出现,此剧的袍耳结构虽然只有一点,但也十分难得。

官员常服袍耳结构

另外,在电视剧全篇只看到官员常服,官员服饰较为单一。作为一个礼仪繁杂的王朝,明朝官员在不同场合要穿不同的服饰。比如祭祀穿祭服;朝会穿朝服;谢恩,见辞穿公服。

明朝祭服

明朝公服

在剧中并没有看到朝服或者祭服,公服。另外官员在上朝,奏事要拿勿板,剧中也没有体现出来。因此在官员服饰细节方面上女医明妃传是不如后辈山河月明。

山河月明朝服

女性服饰

明朝女性服饰的特点就是出现立领服饰,流行衫、袄、霞帔、褙子、比甲及袄裙。

在女性服饰上,女医明妃传是做得最好的一个明朝影视剧之一。上述明朝女性服饰在女医明妃传中几乎都能看到,在此剧中很少看到那种塑料感满满的影楼风。

穿着袄裙的女主(这件衣服是所有服饰最好看的一件)

穿大衫的孙太后(太后霞帔上应该绣龙纹,而不是花纹)

但也有一点不足,就是立领上经常出现小翻领。明朝妇女服饰上的立领一般是闭合状态,如果有翻领一般是正常下垂(毕竟面料是软的),而不是刻意去坳造型的。因此这样的小翻领显得有点画蛇添足。

这样的立领才是明朝的女性立领。▲

民间服饰

相比以往的古装剧,女医明妃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那就是出现了明朝士庶皆佩戴的网巾,大帽等具有明朝特色的帽子。

比如说像网巾和大帽,特别是大帽。大帽在韩剧中相当常见,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大帽来自韩国。这里要科普一下,大帽是我国古代圆笠发展而来,宋元时期就很流行,王安石画像中就出现了大帽。

王安石画像

明朝时期,大帽成为男子的重要首服之一。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均可佩戴。女医明妃传的大帽也是我国古装剧中首次出现大帽,打破了大帽为古代韩国人专用的固有印象。

女主戴大帽

明朝画像上的大帽

相对于大帽,网巾就错的比较明显。明朝中“人无贵贱,皆裹网巾”。因此电视剧中士庶都应该佩戴网巾,但剧中除了明英宗,明代宗和程春霞等少数人外,几乎没人束网巾,大都是直接露出发髻。而电视剧中的网巾是这样的:

这个网巾还奇奇怪怪只做了一个“门面”,后面那一半直接不见了。而明朝的网巾是全束,只在上面露出发髻。即使到了后期出现的懒收网,也不是前后分成两半的,而是省去上口丝绳,只束下口。并且网巾是在额头靠后的地方束网巾的,一戴上帽子很难看得到。

并且明朝除了劳动者,一般人不会主动露出网巾,更不会使用网巾与束发冠直接搭配。

这种造型很明显受韩剧很深的影响。▲

士兵

相比以上,士兵的服饰就更加差劲,有着很浓的影楼风,根本没有体现出明朝士兵的特色。

感觉这盔甲很像琅琊榜上的盔甲

况且这些盔甲还不是正宗的盔甲,没有一点立体感,完全可以从上古穿到明朝,没有什么明朝特色。

*士盔甲中不但没有出现山文甲,锁子甲,布面甲和棉甲,甚至连汉族士兵常见的飞碟盔都没有出现,可见此剧在士兵盔甲方面确实不及格。

明朝盔甲

不过也先的盔甲制作的不错,具有浓浓的中亚西亚风格,很符合当年蒙古人盔甲深受西亚伊斯兰风格影响的史实。(还是主演待遇好,盔甲基本上都是尊重史实的;群演只能用LJ将就一下)

锁子甲加护鼻,一看就是西亚风格的盔甲

古装剧

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部剧虽然在服饰方面较为准确,但是细节方面失分较多,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水平。

不过我们也要看其播出的时间,在当时中国影视剧中几乎没有能与之相比的明朝古装剧,甚至其他朝代的古装剧也没有能与之相比的。导致中国人越来越不能正确的认识到传统的汉服,以至于女医明妃传在播出时遭到了很多人的辱骂,称其服饰是抄袭韩国服饰,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评论,真是感到可悲可叹!

正是女医明妃传在服装准确性方面开了个好头,后面出现了诸如长安十二时辰,清平乐,知否,尚食等一系列服饰准确的古装剧。从这一点来看,女医明妃传功不可没,服饰水平完全可以评上一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usx.com/fyjz/13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