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国际艺术节·汉服展示
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如火如荼,有婉约妩媚的昆剧《牡丹亭》,有荡气回肠的越剧《屈原》,亦有来自世界各地精彩纷呈的民族舞蹈……大舞台流光璀璨,小舞台情深意浓。就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之市民文化节的舞台上,我们全情注入,将一场与众不同的汉服展示更是一种坚持不懈的信仰呈献给了在场观众。
舞台回顾直裾
通身紧窄,长可曳地,
行不露足。
镶边衣袖、宽窄两式。交领低口,无扣系带。端庄稳重、唯美大气。魏晋风
上衣下裳,幻光青褙,高束发髻,衣袂飘飘,仙风道骨,峨冠博带,尽情高歌,魏晋风骨。
唐代大袖衫
唐代 代表性服饰,齐胸襦裙外罩团花大袖衫,梳着唐代 代表性的高髻,插着代表十二章的金钗,配以华美的金色步摇,妆以唐代贵族间流行的红妆,整体造型华美端庄,大气雍容,展现当时社会的富足与开放。
宋褙子宋裤
宋裤分内外两层,外层裤子侧面开叉,行走之间隐约露出内层裤子。相对于唐艳丽奢华的风气,宋代服饰的特点是简洁质朴。宋代女装拘谨保守,色彩素雅恬静,一切的张狂都在这里收敛。发型是宋代仕女常用的流苏髻,整体造型显得既舒适得体,又典雅大方,显出小家碧玉的别致品格来。
飞鱼服
飞鱼服,由其过肩飞鱼纹饰得名,由云锦中的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绢制成。飞鱼服是具有皇帝特批的锦衣卫专属服装,是明代仅次于蟒服的一种赐服,远非一般人可以穿着的服装。其褶子使袍身宽大的下摆略向外张,显得端庄稳重。
16世纪初,因为战争,因为社会*治等因素,汉服在汉民族的生活中逐渐消逝,那样一段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时期,有多少遗憾叹惋,就有多少摇旗呐喊。三百七十年前,汉服“少小离家”,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才有人以重拾华夏衣冠这样决绝的方式让汉服回归,打破其“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尴尬处境。近十年来汉服逐步复兴,初现成果,然而依旧任重而道远,我们为复兴付出的每一点努力都像夜空罡风里跳动的炽焰,那抵御文化消亡的挣扎,伴随着灵*的哀嚎,直指每个人内心,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心灵深处的震撼与窒息,激荡起关于追本溯源的诉求。我们始终明白,汉*从未消散。汉元素既保留了传统服饰元素特点,又适应于现代社会的新型服装式样,这是一种以汉文化为神韵、现代时装为形韵汉文化时装。最早在热爱汉文化、追求时尚打扮的人群中流传开,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古典和时尚的相互碰撞,产生了十分新颖独特的视觉效果。礼仪之邦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大气磅礴,那些根植于内心,流淌在血液里的礼义与气度,千古未绝,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看我泱泱大国,君子有为德远播。
花絮放送
小编有话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我们已经承办过多场演出,承接了多次活动。一场场走来,是磨练,是进步,亦是享受;有阻碍,有困惑,更有欣慰。未来会怎样呢?回望最初,对比现在,回忆实在让人心头一暖。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未来一定如我们所愿。汉文化,植根在我们内心,亦反哺我们成长。
勾搭卖萌请移步至我们的新浪微博:
上海汉潮文化租衣体验欢迎光临汉潮淘宝小铺哦~:汉潮汉服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