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文洛艺嘉
最近几天,全红婵刷屏了。七岁开始学跳水,12岁就开始拿 ,14岁 次参加奥运会,一跳天下知。
虽然她不知道什么是奥林匹克,与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无关,大家还是被她感动了。
有爱的家庭培养的孩子,知道感恩
全红婵是幸运的,虽然家境贫寒,可是她的父母觉得教育有用,她爸觉得她到了运动队,至少有书可以读。这一点上她父母很开明。
这是一个有爱的家庭,有爱的父母,爷爷奶奶。
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爱,全红婵的父母虽然经济能力有限,但没有阻止她发展自己的人生,如果从父母自己的私立角度考虑,家境不好,好些父母就会让女孩辍学在家,当劳动力使用,不会让她走远,更不会有后来她的发展机会。
全红婵到训练队后,家里怕她有压力,家里的事,即使妈妈生病也从来不跟她多说。她得了 后,很多人给她父母送去鲜花和现金,她爸爸收下了鲜花,没有收那20万,说不想消费她的荣誉。这样的父母,实属难得。
家庭虽不富有,但有爱有度,家长以身作则,让我想起俞敏洪,俞敏洪的原生家庭也很贫寒,可是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俞敏洪的母亲也会把有限的大米去接济邻居,也正是这种言传身教的好榜样,才能让俞敏洪在日后和同学的相处上处处为他人着想,赢得同学好感而从美国回来中国帮他,为他日后的事业起飞助力。
全红婵在有爱的家庭成长,内心也很温暖。到省训练队后,她给同学转去50块钱,让同学给她弟弟妹妹买辣条。
知道妈妈病了,虽不问也不说,但她心里很有数。拿到其他的小 的时候,就赶紧把奖金寄回家;长到了14岁的年纪,因为顾家,在该玩的年龄,甚至还没有去动物园、游乐场,她也可以去,但她没有去,她还把妈妈身体看成 。她觉得父母不容易。
支撑她努力跳水,辛苦地投入训练的,就是为了给妈妈治病的信念,所以别人休息时,她还在加练。
吃苦,专注,她是 。
每天练习陆上跳,一跳就是-个。还有个高台跳水。在国家队大家喊她“红姐”。教练说,是因为她有一颗“大心脏”。
如果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抱怨,歧视,自私冷漠的环境中,她很难有感恩的心。她吃苦,但苦中有乐,期盼拿奖励去孝敬父母,心中有爱的人,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下也能有动力去创造奇迹。
经济学里最基础的概念是价值。价值是钱表达的?不是,是劳动。
一个单位的劳动是一个价值。价值是基础的,那么教育的最基础的概念是什么?全红婵体现的正是教育的最基础的概念,
因为贫穷,她感到有生活压力,但是她童心未泯。这是一种家庭传达给她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不会因贫穷而变得沉重、世俗、悲催,人生依然幸福,开心。
这就是教育的最最核心的爱。我虽然没有当面采访她,但我能感觉到这是一个生活态度积极的家庭才有的孩子,也因此她的童心才没有被贫困击碎。
海选成就神话,但几乎不可复制
全红婵是不可复制的一个奇迹,但仍可借鉴。就是再穷的家庭,虽然父母没有能力指导教育孩子,但是当机会出现时,他们会成全孩子。当时有四个孩子被挑选上了,然后有一家觉得很难成才,就没有去。
全红婵之所以成功,一是她有天赋,她1米2时,立定跳远能跳1米76。第二要感谢我们的选人机制,虽然做不到筛选每个人,但各地的体育部门,至少能让穷人家孩子有机会出来。
这跟影视明星不一样,这全靠本事,是公平公正的。
虽然当初挑选时觉得行,但 能不能出来不知道。但至少给那些很贫困家庭的孩子找到一个出路,使那些天生有运动天赋的孩子有机会得到训练,被挖掘,实现梦想。不然就永远是一块石头,成不了钻石。
很多父母,尤其是没有文化的父母,再开明,也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在哪方面有天赋。
国家目前对运动员的激励机制还是很好。一旦努力获得成功,就会得到奖励。也包括社会,民间对 的捐助。业内人士说,一个奥运 能拿两千万,如果形象好,运气好,还会更多。
从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消除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那么这个小康社会,里面就包含着人的全面发展。每个人都有他的特长,高于别人之处。从大的趋势来讲,个人会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然后去追求,能够有机会展示。
像全红婵,她弹跳好,所以专家看中她。如果没有专家发现,和其他普通家庭一样,特长生也会被忽略。
但是我相信随着整体社会发展水平提高,更多的家庭,更多的父母受到很好的教育,自然对孩子的成长会给予更多